友善列印
藝文

工藝中心讓工藝生生不息 今啟動「國家工藝檢測修護平臺」

2022-08-31 發佈 蘇瑞雯 臺北
聯盟成員與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左六)一起參與平臺啟動儀式。(工藝中心提供)

聯盟成員與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左六)一起參與平臺啟動儀式。(工藝中心提供)

強調惜物愛物循環延續,讓工藝透過修復再生,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中心)在今天(31號)舉辦「臺灣工藝檢測修護聯盟」合作備忘錄(MOU)簽署暨「國家工藝檢測修護平臺」啟動儀式,即日起受理申請,民眾只要有歷史文物、藝術作品、生活工藝及其他類型,有檢測、修復及維護的需求,都可透過「國家工藝檢測修護平臺」網站提出申請,或電話撥打0800-222-800洽詢。

 

工藝中心張仁吉主任表示,工藝是文明的積累,在我們往前看注重創新的同時,也須關注過去的文化保存,但由於臺灣長期缺乏國家單位整合修護資源,提供需求者專業的窗口;再者,臺灣修復產業常見有古文物、建築工藝構件以及現當代藝術作品等非常需要維護與修復,但因社會資源分散、交易成本過高、缺乏媒合通路及整合平臺。因此,工藝中心召集國內檢測修護界的各專業學術單位、團體或個人工作室等成立「臺灣工藝檢測修護聯盟」,共同建置「國家工藝檢測修護平臺」服務窗口。

 

在「國家工藝檢測修護平臺」啟動儀式上,特別以陶瓷修復中的「鋦釘」技術,請聯盟成員一起在看似破裂的陶盤上打釘,象徵「國家工藝檢測修護平臺」向大眾開放,傳達工藝的保存意識,提供工藝品修護的專業服務。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民眾可上「國家工藝檢測修護平臺」網站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