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兄妹相繼罹癌攜手對抗病魔 馬漢敬:當下最重要

2022-08-12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國立臺東大學學生馬漢敬,去年6月診斷出罹患淋巴腺癌第3期,抗癌期間堅持不休學,希望一邊對抗癌症,一邊完成最後一年大學學業。

國立臺東大學學生馬漢敬,去年6月診斷出罹患淋巴腺癌第3期,抗癌期間堅持不休學,希望一邊對抗癌症,一邊完成最後一年大學學業。

2022年周大觀抗癌圓夢助學金,計有臺東縣抗癌福音歌手馬漢敬等301位抗癌鬥士榮獲,今(12)日於臺東縣舉辦捐贈活動,由馬漢敬代表所有鬥士們接受,每人獲新臺幣2萬元,馬漢敬與哥哥馬漢忠相繼罹癌,兄妹倆攜手抗癌,鼓勵癌友不要每天算日子,要堅強的完成生命挑戰。

 

國立臺東大學3年級學生馬漢敬,去年6月診斷出罹患淋巴腺癌第3期,至今挺過3次手術、8次化療、20次放射線治療及正子、斷層造影檢查,抗癌期間堅持不休學,希望一邊對抗癌症,一邊完成最後一年大學學業。

 

馬漢敬表示,當聽到醫生說「要做好心理準備」時,她第一次在診間崩潰大哭,但知道自己必須接受,經過很長的拉扯,不斷調適心理狀態,「如果不做調適的話,沒有辦法度過每一個階段的療程。」

 

馬漢敬的爸爸孫昶吾是韓國牧師、媽媽馬秋琴是臺灣布農族原住民,哥哥馬漢忠是抗癌29年的畫家詩人,先後榮獲總統教育獎、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從小被譽為微笑小太陽。

 

馬漢敬說,哥哥從小罹癌,原以為神給家裡的狀況就到哥哥為止,但很奇妙,神又突然給了他們家一份禮物,「罹患癌症後,我發現到生命是如此重要」,希望自己治療好後,可以鼓勵更多還在努力治療的癌症鬥士,勇敢對抗病魔,「不要每天去算還能夠活多久,當下對我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今年26歲的馬漢敬,是國立臺東女中傑出校友、國立臺東大學高齡健康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應屆畢業生,課業成績優異,孝順的她總是努力求學,希望透過申請獎學金,幫忙減輕家中經濟負擔。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表示,受疫情衝擊,小額捐款驟減6成,周大觀抗癌圓夢、熱愛生命兩基金面臨斷炊,希望各界捐贈每筆中獎機率還有1元的電子發票,和周大觀文教基金會一起拉拔生命鬥士,也助今年最弱勢的301位罹癌學生一臂之力,確保沒有任何1名罹癌學生孤獨面對癌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