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全國中小學最大科學盛事「全國科展」在今天(12日)圓滿落幕,今年受疫情影響,競賽方式採線上模式進行,今年有396件作品進入全國展覽會,從即日起到8月31日,公開放置在第62屆全國科展官網,由作者親自解說影片,歡迎全國家長、師生與民眾前往觀看。
在396件精彩作品中,獲得國中組地球科學科大會獎第一名的得主為高雄市立仁武高中國中部劉士寬、高笛祐、徐巧瑄,作品內容主要是針對臺灣梅雨季的演變進行資料分析。劉士寬同學表示,民眾對梅雨不陌生,對西南部地區來說是重要的水資源,影響到農業與生活發展等,因此針對這個部分進行研究。高笛祐同學補充,團隊一起發展出一套天氣圖的分析方法,參考前幾屆科展的資料,主要是以風的流向去做歸類,幫助團隊去判斷天氣狀況。
「在過程中學到許多團隊合作精神與溝通的重要性」劉士寬同學說,畢竟在討論的階段都會有分歧的時候,因此除了會尋求老師的幫忙,也會跟團隊成員進行討論,高笛祐同學也表示,解決辦法就是大家把自己的意見都提出來,再進行深度溝通,化解難關。
另外高雄市私立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朱育陞、吳國維、孫加恩,以「它罩得住我」獲得高中組電腦與資訊學科大會獎第一名,朱育陞同學說,有鑒於視線死角造成機車交通事故頻傳,加上得知大型車輛都有行車安全裝置,例如盲區雷達、倒車顯像等,而小型的機車騎士卻沒有這類裝置,因此設計安全帽專用鏡頭與雷達感測器,避免與大型車的距離過近,強化機車及腳踏車族的行車安全。
朱育陞同學補充,無論有多好的裝備,都是給會去注意的用路人使用,當機車騎士遇到盲區時,就可以利用這項輔助工具,多一點資訊來幫助騎士,雖然現階段都是在電腦上面運算,未來會希望將這樣的工具整合到安全帽上。在準備科展的過程中,經歷許多挫折與困難,但最後大家努力分工、收集與整理資料,完成這項作品很有成就感!
評審總召集人李文献教授表示,今年整體作品水平與往年有所提升,作品的主題多元而豐富,大部分作品的研究成果都十分豐富,學生多能就地取材,題目發想涵蓋生活應用和環保議題,並能解決現有存在之環境問題、工程問題、農業問題等,學生們也勇於創新和設計自製研究工具來進行研究,真實地將課堂上所學到的內容活用到其研究的主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