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聯絡簿、學習單刻劃學子課堂歲月,畢業後除了作為廢紙回收,也能乘載孩子的夢想遠揚,臺東縣新生國小美術班24名畢業生,將小學6年用過的「廢紙」一張張貼起,製成2艘獨木舟,並將自己的心願寫下埋進船身,24日在活水湖下水划行,完成國小最後1堂課。
「一到六年級的課本,弄下來貼成一艘船,會有一些回憶在裡面。」作業簿上歪歪的算式、鉛筆字跡旁俐落的紅勾勾、課本上的隨手塗鴉,船身內側滿佈青澀的學習痕跡,這是新生國小美術班打造的「夢想之舟」,學生張智宇說,「不會捨不得,它會變成另外一種形式存在。」
在老師劉鎧瑋指導下,學生們收集上千張廢棄作業本、考卷,一層層黏貼、堆疊,花了整學期打造出2艘長4.6公尺、寬1公尺的獨木舟,外層用玻璃纖維布包覆防水,船身則以「臺東之美」、「美術班的回憶」等不同主題彩繪妝點,有人畫卡通人物,有人畫原住民圖騰,也有人畫海龜傳遞環保意識。
學生林致均說,老師有上到生活中不一樣的藝術,「現在我們就可以把生活中的美帶出來,蠻開心的。」除此之外,學生也寫下自己的小秘密,在黏貼的過程中藏進船身,有心願、夢想,也可能是情書,學生王子心說,有些可以公開,有些不能,像是藏了自己對國中或是這6年的心願,「我的喔,不能說!」
為驗證紙船是否真能划行,校方與東河國小海洋教育中心合作,結合水域課程,在確保安全的情況,於活水湖正式下水,不僅能划,還比想像中划得快,「沒想到,有點不可思議。」學生王子心說。
新生國小美術班畢業生將藝術與環保融入生活,不讓充滿6年學習回憶的紙張作廢,彩繪成2艘裝載夢想的紙舟,劉鎧瑋老師說,每年都會淘汰很多課本,把它留下來可以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希望孩子們在過程中學習到合作,有各自的想法,也能互相配合,在國小的最後1堂課,留下深刻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