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史前館原藝節 7校學子藝術創作看見南島新視界

2022-07-08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第10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邀縣內外共7校原住民青年學子參與,展出多元媒材的藝術創作。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第10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邀縣內外共7校原住民青年學子參與,展出多元媒材的藝術創作。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第10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於卑南遺址公園遊客中心多功能教室登場,今年恢復實體展覽,邀縣內外共7校原住民青年學子參與,展出多元媒材的藝術創作,同時也邀請當代原民藝術家用作品與學子們對話,展期至28日。

 

「原住民青年藝術節」去年受疫情影響改為線上展覽,今年恢復實體策展,史前館副研究員林建成表示,呼應史前館再造更新工程,本屆以「南島新『視』界」為主題,以視覺藝術的「視」角,重新觀看南島族群的文化藝術,邀請學子抒發身為南島青年的觀點與心聲。

 

本屆7所參展學校包括關山工商、國立臺東高中、國立臺東女中、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中學、國立臺東高商、國立臺東大學美產系、大仁科技大學,呈現的內容、形式範圍廣泛,涵蓋傳統的木雕、陶土、織品、刺繡及歌舞,或以影像、多媒體等當代媒材進行各類藝術創作,展現創意與生命力。

 

林建成表示,參展各校將傳統文化、技藝融入藝術教育,推動文化傳承,每年也聚焦原藝節的主題,無論是環境、族群議題,或是自我生命的詮釋,讓新世代的南島青年,在展覽平臺中透過創作闡述、交流,相互激盪、成長。

 

原藝節同時也邀請到當代南島資深藝術家參與展出,包括卑南族的伊命、達悟族的飛魚(黃清文)、以及馬卡道族的林勝賢,以作品和學子們展開對話,林建成說,期待經由老、中、青3代不同層面的藝術展演,更全面呈現當代原住民族藝術的現象與面貌。

 

史前館長王長華表示,感謝國內各高中職原藝班及大學原住民社團多年來熱情支持,10年來,史前館嘗試成為開創原住民藝術教育新型式的一份子,也讓執行「館校合作」推廣教育,達到一定的成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