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位,也高居臺灣癌症死因首位,為了協助早期診斷治療,衛生福利部宣布,從7月1日開始將啟動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計畫,針對高風險族群提供2年1次的公費檢查,期望能透過早期發現來降低肺癌的死亡率。
肺癌個案的死亡率高、存活率低,主要與診斷的期別有關,目前第1期肺癌的5年存活率約有9成,但如果到第4期才就醫,5年存活率就僅剩1成,期別之間的5年存活率差距很大。衛福部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針對肺癌兩大高風險族群提供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包括具有肺癌家族史,為50到74歲男性或45到74歲的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的民眾;另外則是具重度吸菸史,是50到74歲,吸菸史達到30年且一天抽一包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的重度吸菸者。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重度吸菸者是肺癌高危險群之一,且以男性居多,女性肺癌個案大多數不吸菸,可能是環境因素造成,因此這次也訂出最符合臺灣篩檢的重要標準,希望能透過整體肺癌篩檢計畫開辦,可以早期發現疾病降低死亡率,更重要的就是民眾要戒菸,讓肺癌發生的可能性往下降,接下來透過早期發現、精準醫療,一步步架構起肺部的健康。
國健署說明,LDCT的檢查過程只需要5分鐘,檢查前不需禁食與禁水,同時輻射量僅有傳統電腦斷層的五分之一;不過LDCT篩檢發現結節的比例很高,但多數為良性結節,建議檢查結果異常的民眾,應配合醫師持續定期追蹤,以觀察結節有無新增或變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