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雙北教師攜手牽罟反思增能 跨縣巿合作深化海洋教育

2022-06-27 發佈 王芓諭 臺北
雙北教師攜手牽罟(khan-koo)反思增能 跨縣巿合作深化海洋教育

雙北教師攜手牽罟(khan-koo)反思增能 跨縣巿合作深化海洋教育

新北市戶外與海洋教育中心及國立海洋科學博物館攜手合作,辦理「戶外與海洋教育跨縣市交流活動」,由新北市與臺北市的戶外與海洋教育研發教師及環境教育輔導團教師齊聚一堂,藉由參訪海科館及牽罟海洋文化體驗進行跨縣市交流,加強彼此合作並拓展海洋教育視野,打開彼此對戶外與海洋教育的知能、創意、體驗與教學視野,充實海洋科學教育並提升海洋教育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教學能力。

 

新北巿戶外與海洋教育中心主任顏端佑表示,去年12月雙北一同至桃園市戶外教育中心學校新埔國小進行戶外教育經驗分享及教師增能,獲得很棒的迴響和效益,因此再次舉辦跨縣市交流活動。此次規劃基隆場域參訪,實地體驗新北海洋文化-牽罟活動及海洋休閒體驗,讓這群研發教師於增能的過程中深化專業知識,提升研發教師團隊的課程教學知能,將戶外與海洋教育落實在新北校園。

 

這次活動藉由海科館海洋科學與科技等方面多元又創新的教案與教具設計,有助於教師啟迪學生海洋科學的創意發想。體驗新北市萬里區下寮沙灘的海洋傳統漁撈活動,結合海洋文化、海洋資源與永續的探討,能深刻了解牽罟文化如何從傳統漁村社會轉變為現代海洋休閒,讓海洋環境議題有更深的發想與體認。

 

參與活動的三重高中陳雅利老師表示,體驗才能真實的感受傳統漁撈的辛苦,一次捕撈需耗費多人投入罟網,以拔河的方式將罟網慢慢拉上沙灘,沒有團結合作是無法達成。第一次體驗牽罟的中港國小王嘉賢老師認為,面對科技的進步讓人類捕魚更便利,卻也造成海洋資源匱乏。牽罟雖無法一次補足大量漁獲,但也造就知足惜福,資源永續的概念,這樣的方法與精神回到學校後可融入食魚教育,讓學生吃魚的同時也能反思自己為能為大自然做出什麼貢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