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海大工業級空蝕水槽互補船模試驗國家隊 強化造船產業

2022-06-23 發佈 林宜箴 臺北
船模試驗國家隊成立大會

船模試驗國家隊成立大會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參加國家海洋研究院舉辦的「船模試驗國家隊成立大會」,經由國海院的整合,將臺灣大學、臺灣海洋大學、成功大學及中山大學4間大學的專業和研究能量凝聚,讓政府、產業界及學術界共同努力,提升國家整體船模試驗技術能量。

 

在全球的大學中,臺灣海洋大學延平水下科技中心的大型空蝕水槽量體居第一位,於「船模試驗國家隊」扮演船舶推進系統性能驗證及水流噪音量測的角色,與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的拖曳水槽、以及未來國海院的運動性能水槽彼此相輔相成。

 

臺灣海洋大學延平水下科技中心擁有兩個全國僅有的工業級空蝕水槽,即大型空蝕水槽與中型空蝕水槽,中心具備最先進的SPIV水流量測系統與技術、新設計的聲音量測陣列與技術、高品質的水槽與運轉操作技術、及輔助這些量測的各種計算力學方法與應用技術等。

 

海大空蝕水槽水流速度高(最高為12.15公尺/秒),可進行高雷諾數流實驗,有助於相關設計的驗證,並且透過非侵入式量測技術的發展,可在水流不受干擾的狀態下量測載具周圍的實際水流特性。另外海大空蝕水槽附有聲學無迴響室(內有50支水下聽音器),可量測船艦在水中行進時所發出的噪音,並鑑定其聲音來源。

 

預計於114年興建完成的國家船模實驗室「耐海性能水槽」與「迴旋臂水槽」,結合海洋大學「空蝕水槽」、臺灣大學及成功大學「拖曳水槽」,加上國海院和4校的研究量能,將逐步滿足我國國防自主、國艦國造、商船與特殊船舶的船模試驗完整需求,強化造船產業設計建造自主化,提昇我國整體船舶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