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染疫後健忘、注意力不集中 職能治療協助擺脫腦霧困擾

2022-06-10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新冠肺炎後腦霧的生活困難,臺灣職能治療學會分享改善方法

新冠肺炎後腦霧的生活困難,臺灣職能治療學會分享改善方法

根據國外研究,有不少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卻長期伴隨包括腦霧等長新冠的後遺症,症狀嚴重者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功能造成失能,社團法人臺灣職能治療學會表示,在專業職能治療師的協助下,透過有目的性且具有功能性的生活規劃,將可減少腦霧對生活的影響。

 

筱倩自從得了新冠肺炎後,雖然喉嚨、鼻塞、聲音沙啞的情形沒了,但是開始發現自己在生活上很容易忘東忘西,甚至有一次,先生突然在家大喊,老婆你有在煮東西嗎?瓦斯味好重,筱倩發現爐子上水已經煮乾了,也飄著濃濃瓦斯味,但自己都沒發現,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怎麼了。

 

針對新冠肺炎患者在痊癒後出現腦霧現象,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長吳菁宜指出,腦霧並不是新冠肺炎獨有的症狀,很多疾病的後遺症也都會併發,如腦血管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等、纖維肌痛 (fibromylgia)、癌症化療後的患者等。腦霧一種認知障礙,主要是以記憶力及注意力下降為主,患者思考反應速度變慢了,想講的話都講不出來,也很難下決定及做判斷,一些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簡單日常事務都難以完成。

 

長新冠引起腦霧的機制與病程仍未清楚,但已知症狀會長期持續,目前也無有效藥物可治療。臺灣職能治療學會鄧雅凌委員建議,可以藉由一些策略及方法改變或調整行為,降低腦霧對生活的影響。包括減少環境中不必要的擺設,僅放置所需物品並保持整潔;簡化工作項目,重新分析安排工作中規律穿插休息;避免多項工作同時進行,一次處理一件事依序進行。

 

為了避免因記憶力下降而忘東忘西,建議可使用手機行事曆記下需進行事項,並設提示鬧鐘,進行多步驟工作時,可在工作檯面或牆上用便利貼清楚標示執行步驟。此外,運動有助於認知提升,建議可視個人體能規律從事運動,或藉由靜坐增進記憶力並降低壓力。

 

社團法人臺灣職能治療學會表示,民眾如果染疫後出現健忘、專注力下降等腦霧症狀,可尋求專業職能治療師的協助,降低腦霧對生活的影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