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518國際博物館日 當日開放大眾免費入館及門票優惠

2022-05-13 發佈 蘇瑞雯 臺北
「518國際博物館日」啟動儀式(左起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副司長顏寶月、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蕭宗煌、文化部長李永得、國立故宮博物院處長徐孝德、北投文物館館長李莎莉)。

「518國際博物館日」啟動儀式(左起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副司長顏寶月、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蕭宗煌、文化部長李永得、國立故宮博物院處長徐孝德、北投文物館館長李莎莉)。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從1977年起將5月18號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今日(13)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舉辦啟動記者會,由臺博館守護精靈虎寶、如雲及金銅童等,帶來躍動的音樂和輕快的舞蹈演出,為「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配合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文化部串聯多間博物館推出「博物館×科技」和「臺灣國寶」2支影片,結合訪談館員、記錄工作過程和觀眾體驗畫面,帶領大家一探博物館如何創意運用科技結合研究、典藏和教育工作,如VR體驗、AR實境解謎遊戲、智慧庫房及文物3D掃描研究修復等。

 

文化部部長李永得表示,全臺超過50間博物館和地方文化館在5月18號當天開放民眾免費入館或提供門票優惠,並在「518國際博物館日」臉書推出抽獎活動,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李永得部長則認為博物館有3大無與倫比力量,分別是知識的力量、歷史和文化的力量,透過數位創新運用最新科技推廣,讓民眾更容易親近博物館。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副司長顏寶月表示,今年主題「博物館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有3種翻轉世界的力量,包含永續發展、數位創新及社群教育。

 

博物館近年運用數位創新力量,藉由數位方式讓民眾更容易了解文物,也利用數位創新、智慧管理進行數位修復工作;同時,博物館也推出線上觀展,蒐羅涵蓋人文、藝術、自然等類別,近80檔精彩數位資源,像是國家人權博物館「風雨同行:亞洲人權創傷記憶線上特展」等。詳細資訊民眾可上「518國際博物館日」網頁或臉書查詢。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