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本土疫情升溫,教育部5月8號起施行新停課標準,國高中改為匡列確診者鄰近座位的九宮格學生,教育部在10號傍晚已行文表示「防疫假」採放寬認定。教育部部長潘文忠今天(12號)在立法院回應表示,5月8號上路的新停課標準,教育部提供規範「原則」,原本就有給予地方政府和學校彈性,可因應疫情、學校或個別學生差異,採行適宜的防疫措施。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12號出席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進行「班班有冷氣進度與雙語教育、本土語言教育執行現況與檢討」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對於媒體關於國高中九宮格停課新制的提問,潘部長表示,國高中九宮格停課新制是配合指揮中心相關防疫的整體規劃,以確診者為核心,進行校園停課標準的調整。考量國小以下疫苗施打不普遍,而國高中疫苗施打覆蓋率高、達8成以上,規劃停課規範,國高中以確診者為核心,常態會接觸到的就是周邊的同學,且脫下口罩達15分鐘以上的對象風險較高,所以指揮中心與專家小組討論共識下,以「九宮格」停課為原則做出規範。
潘部長也強調,考量學生脫下口罩接觸的同學可能超過原來這些座位以外的同學,因此也讓學校或地方政府因應疫情,斟酌區域性、特殊性、學生個別需求等,因此,5月8號新停課新制原本就有提供彈性調整的空間。
潘部長呼籲,希望在逐步走向正常的過程中,繼續強化校園防疫,包括戴口罩、勤洗手、環境清消、保持適度距離等,在防疫上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