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動終身學習,更結合民間基金會,成立6大主題學習圈,舉辦豐富的活動,今年特別提出「在地共育~媒事警查證‧永續創生學」主題,將透過工作坊、嘉年華會等方式,邀請民眾持續學習。
教育部從民國89年開始結合民間的力量,連結各地資源辦理全民終身教育,今年持續推動6大主題學習圈,由何嘉仁文教基金會、技嘉教育基金會、金車文教基金會、研揚文教基金會、耕莘文教基金會及鄭福田文教基金會領頭串連全國105家基金會及民間團體一起推動。
金車文教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表示,由於全民媒體素養及永續教育都非常重要,今年特別提出「在地共育~媒事警查證‧永續創生學」主題,在「閱讀、科普、藝術、多元文化、本土語言、永續發展」六大學習主軸,在地實踐終身學習理念,建立全齡學習環境。
各學習圈也使出渾身解數,推動各領域的終身學習,「閱讀教育學習圈」透過多元閱讀方式,培養大眾閱讀基礎;「藝術教育學習圈」串聯多個藝術教育推廣單位的資源,將藝術融入生活;「科普教育學習圈」則於全國社區辦理多項活動課程,帶領大眾用五感體驗科普奧妙,「多元文化教育學習圈」致力促進社會理解、傳承文化資源,融合與活化不同族群關係;「本土語言教育學習圈」以沈浸式、生活化模式舉辦活動,提供友善母語學習環境;「永續教育學習圈」聚焦海洋及山林環境保護、國際議題理解以及全球夥伴關係三大面,曾清芸表示,負責的基金會非常用心,舉辦各式的嘉年華、工作坊、淨灘、植樹活動,從生活中開始終身學習。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表示,教育部集結民間組織力量,期待在民間單位與政府共同努力下,能展現臺灣社會多元風貌,有效均衡城鄉教育落差,以提升全民終身學習能力及態度。
相關終身學習活動可上「終身學習聯盟」及「終身學習e起來」臉書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