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英語視訊暢談、實體文化交流 新北學生與外籍生驚喜相見歡

2022-04-01 發佈 王芓諭 臺北
菲律賓大學伴傑森於金山磺港擔任蹦火船火長大學伴於金山磺港擔任蹦火船火長(出處國際學伴ICL計畫臉書粉絲專頁)

菲律賓大學伴傑森於金山磺港擔任蹦火船火長大學伴於金山磺港擔任蹦火船火長(出處國際學伴ICL計畫臉書粉絲專頁)

新北市10幾所學校參與教育部國教署委託臺灣大學主辦的110學年度「國際學伴計畫(ICL)」,與各大專院校合作,媒合境內來自美國、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度、西班牙的外籍大學生,和新北市國中小學生成為學伴。大小學伴除了學期間進行多次全英語視訊交流之外,日前更舉行實體相見歡,雙方見面進行文化交流,並以英語暢談,豐富學生國際學習的體驗,也促進校園國際化的目標。

 

瑞亭國小學生在相見歡活動中,準備食農課程自己親手種植和採摘的玉米、綠豆,和大學伴共同製作爆米花、綠豆糕,更帶他們到三級古蹟四腳亭砲台踏青,瞭解四腳亭砲台的歷史意義與特色,並遠眺瑞芳美麗的景緻。馬來西亞大學伴康旼表示,首次參與製作綠豆糕別有一番滋味,看到小學伴也相當開心。瑞亭國小廖宏軒同學則說,在平時視訊互動中,和史瓦帝尼大學伴王彬交流飲食文化,王彬分享了史瓦帝尼的國旗、國徽,也介紹以玉米為主食的飲食文化,讓大家更認識史瓦帝尼這個國家。

 

二重國中學生在視訊過程中,向韓國大學伴安圭利介紹臺灣的特色景點龍山寺、迪化街以及先嗇宮,安圭利則分享韓國著名的觀光景點樂天世界塔、東大門及景福宮。林柏昕同學表示,能從安圭利的介紹中得知第一手的韓國旅遊私房景點,讓他覺得非常實用、有意義也很有趣。另外也有師生跟美國大學伴羅倫傑相約在三重區重要文化資產先嗇宮舉辦相見歡,進行文化導覽及古蹟巡禮活動,並親手用毛筆彩繪傳統燈籠體驗在地文化。周奕岑同學表示,能用英語跟羅倫傑介紹臺灣火鍋的特色及吃法讓她很有成就感。

 

金山高中學生們則在視訊課程熱烈地與來自菲律賓的大學伴杰森討論在地美食,金山高中國中部林宸宇同學以英語介紹金山特色美食地瓜球,杰森分享菲律賓傳統料理,如:炸春捲(fried lumpia),讓小學伴們食指大動。相見歡時,金山高中的學生更邀請杰森參與學校特色課程-磺港漁火,介紹蹦火仔這種傳統捕魚技法所造成的人文景觀,透過磺港漁火的陸上體驗,大小學伴對傳統技藝有更深的認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