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學年度起,大學「申請入學」時將以「學習歷程檔案」作為校系審查資料,臺大社會系「作伙學」團隊協助教育部,連續兩年在全臺舉辦審議會議,綜合110年度50場次審議會後問卷調查與審議討論的共識性意見,彙整成「作伙做學檔—課程學習成果呈現建議」手冊,將發放手冊到各高中。
111學年度起大學「申請入學」時將以「學習歷程檔案」作為校系審查資料,學生關心要上傳什麼內容,也會擔心上傳的課程學習成果「內容不夠豐富」、「不是教授喜歡的」。教育部「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主持人、臺大社會系教授林國明表示,彙整而成的「作伙做學檔—課程學習成果呈現建議」是包含347位來自各個大學、不同學群的教授的意見,極具參考價值。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朱俊彰特別出席記者會表示,臺大社會系「作伙學」團隊接受教育部委託,於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在全臺各縣市舉辦審議會議,蒐集高中端及大學端的意見,讓他非常感佩。
林國明教授表示,為了讓課程學習成果的呈現內容,和大學校系重視的審查原則,產生適配的對應關係,「作伙學」團隊預定於今年3、4月開始,分別舉辦數場向高中端與大學端的說明會,並發放「作伙做學檔—課程學習成果呈現建議」手冊到各高中、每班1本及各大學校系、每系3本,除了提供高中教師課程設計及指導學生產出課程學習成果時的參考建議,也協助大學教授在實際審查前,更理解學生在新課綱學習方式下所產出的多元作品樣態。
另外,「作伙學」團隊已將「作伙做學檔—課程學習成果呈現建議」手冊電子檔上架到「作伙學」官網,歡迎需要的學生下載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