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扭轉髒亂、抬價負面形象 士林夜市革新軟硬體轉型再出發

2022-02-10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士林夜市透過「市集精進計畫」改善硬體設備及環境衛生

士林夜市透過「市集精進計畫」改善硬體設備及環境衛生

士林夜市重新出發!為了扭轉民眾對士林夜市的髒亂、衛生堪慮和哄抬價格等負面形象,吸引人潮回流,士林夜市自治會配合臺北市市場處輔導,透過北市府109年訂定的「臺北市攤販長期精進計畫」,以三管五要(管地、管人、管秩序;消防要安全、食品要衛生、環境要清潔、道路要暢通、組織要健全)的規範加強攤販管理,進行一系列革新。

 

臺北市黃珊珊副市長表示,士林夜市一年多前執行攤商整頓計畫,重新建立營業秩序,包含攤販實名制、劃設營業線、訂定自律公約、設立消費者申訴專線等;透過「市集精進計畫」改善硬體設備及環境衛生,如設立公共垃圾桶、飲食攤加裝油煙處理設備等,營造整齊、乾淨、衛生新形象;同時也統一夜市內攤販服飾、攤位均貼上識別標籤、標價透明,讓民眾能更安心逛街。

 

士林夜市國際觀光發展協會賴信瑜理事長表示,因逛街人潮及夜市攤販的增多,使消費糾紛浮上檯面,例如時不時爆出的高價水果爭議,以及攤販長期占用道路擺放雜物、環境髒亂、食品衛生安全疑慮等問題,導致士林夜市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夜市人潮流失嚴重,店家也紛紛退租,曾經風光的士林夜市一度蕭條沒落。現在,士林夜市經過一年多的精進計畫後改頭換面,街道環境不再髒亂,整體視覺效果更好。

 

士林夜市商圈聯合會蘇文山理事長表示,士林夜市是臺北老牌夜市之一,過去作為交易中心,除了士林、社子的農產品外,運至艋舺、大稻埕的貨物亦在此裝載,而位於此地的慈諴宮更是信仰中心,人群聚集之地久而久之便形成市集。隨著愈來愈多的人潮,夜市範圍也逐漸擴大,盛極一時。期望經過改造後的士林夜市能讓在地民眾和國際觀光客認為是實至名歸,堪稱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夜市。

 

透過北市府協助及自治會的努力,士林夜市改頭換面,除了致力於硬體的改善外,也積極舉辦行銷活動,期望能吸引人潮回流。除了去年配合夜市打牙季和熊好券活動,發放夜市抵用券外,今年也會配合2/11開幕的臺北燈節舉辦行銷活動,歡迎民眾在賞燈之餘也能來士林逛街迺夜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