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動手做草仔粿圓仔湯 新北幼兒學閩南語和阿公阿嬤更親近

2022-01-26 發佈 王芓諭 臺北
沉浸式本土語教學課程安排孩子到超市認識各種食材的閩南語

沉浸式本土語教學課程安排孩子到超市認識各種食材的閩南語

新北市教育局積極推動本土語言及在地文化融入幼兒園教保活動,110學年度共有8間幼兒園參與閩南語沉浸式教學計畫、11間幼兒園參與客語沉浸式或客語生活學校,一起推動母語教學向下延伸到幼兒園。課程會安排孩子到超市認識各種食材的閩南語,接著帶領孩子自己做傳統食物草仔粿及圓仔湯,透過繪本及活動自然將閩南語帶入教保活動,引起孩子的興趣,進而主動互相討論知道的閩南語詞彙。

 

林口愛德幼兒園主任高譯姳表示,107學年度參與閩南語沉浸式教學試辦計畫,初期教保員們帶著忐忑的心情,努力將閩南語內化於生活與教學,從日常生活中簡易對話內穿插閩南語,一開始孩子聽不懂會搖頭,老師們便共同討論修正方式提升教學成效。一段時間後,當重複性高的語言出現,孩子已會給予回應,開始有所成長。園內老師放下挫折感,將學習歷程與階段放慢也拉長,孩子與老師道早安時,立即反應說出:「𠢕早。」在吃水果時會主動問老師:「這個的閩南語叫什麼名字?」老師逐一介紹「柳丁、火龍果、弓蕉、菝仔」等,展現出學習母語的熱情,期許未來繼續參與本計畫引領孩子發掘與認知這片土地的美。

 

參與沉浸式閩南語的圓心坊幼兒園長黃薰漪表示,自109學年度起辦理閩南語沉浸式教學計畫,多元語言的推廣希望給孩子更多體驗的機會,讓沉浸式閩南語自然地走入生活,讓子孫跟阿公阿嬤更親近。每年2月21日世界母語日,幼兒園邀請孩子的阿爸阿母,今仔日以故鄉的母語與囝兒一起對話,合囝兒沉浸抵母語生活中,閩南語在地語言真的不容遺忘,親子共學及生活化是語言學習最重要的。幼生賴羲宇媽媽就說,孩子在家遇到不會說的,會去問阿嬤怎麼說,讓阿嬤很有成就感。幼生王藝凱爸爸也表示,孩子回家會主動唸唱閩南語歌謠,還能跟老人家對話,真的很感動。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