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科技部將改制 以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發揮跨部會調度角色

2022-01-26 發佈 王唯瑾 臺北
科技部吳政忠部長主持2022新春記者會時表示,科技部將在今年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改制後將在「擘劃科技政策」、「支援基礎研究」、「完善科學園區」跟「推動創新創業」四大科技政策主軸任務上,發揮跨部會、跨領域的調度角色。(科技部提供)

科技部吳政忠部長主持2022新春記者會時表示,科技部將在今年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改制後將在「擘劃科技政策」、「支援基礎研究」、「完善科學園區」跟「推動創新創業」四大科技政策主軸任務上,發揮跨部會、跨領域的調度角色。(科技部提供)

科技部經過精實打底的8年,將於今年(2022年)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改制後將在「擘劃科技政策」、「支援基礎研究」、「完善科學園區」跟「推動創新創業」四大科技政策主軸任務上,持續發揮跨部會、跨領域的調度角色。


在「擘劃科技政策」方面,太空發展法及4項子法公告施行,以及發展低軌衛星,開啟台灣太空科技與產業發展的關鍵按鈕;規劃成立具備國家戰略高度的台灣AI卓越中心(Taiwan AICoE),推升我國AI競爭量能;打造防疫科學研究中心,厚植防疫科研能量,捍衛全民健康。


在「支援基礎研究」方面,爭取基礎研究預算成長,推動跨世代人才培育方案,厚實國家長期發展的科技能量。在「完善園區發展」方面,科學園區營業額、出口額皆再創新高,有機會挑戰3.5兆元,新設屏東及嘉義園區,建構「精緻多元,優生活,節能永續」的新型態科學園區。在「推動創新創業」方面,串連經濟部的價創及其他新創措施,強化鏈結國發基金,最後接軌金管會的戰略新板,整合部會力量打造臺灣新創生態系。


在推動「女性科研」部分,致力打造育兒友善環境及成立各領域女性交流社群,首辦「尋找資安女婕思」活動,鼓勵更多女學生參與科技領域。強化「人文社會」領域,擴增核心資料庫,長期累積台灣社會調查資料;規劃3階段推動原住民族議題科技計畫;在產業高階人才培訓計畫方面,也加強人文博士培訓,從107年8%提升到110年17%,媒合人文社會領域博士到機械、生物科技、資訊、文創等產業服務,多元運用我國高階人力資源。


2022年科技部將啟動量子力學國家隊,以「量子科技產業平臺」促進國內量子相關產學研緊密交流互動,同時主動了解產業對量子科技的實際需求。在半導體產業方面,因應電動車、B5G/6G及衛星通訊等新興市場,將推動「關鍵新興晶片設計研發」等專案計畫,佈局未來10年所需的化合物半導體元件與系統應用,並強化與歐美國家進行半導體人才培育交流。


在精準運動科學方面,將從「智慧生活」中的育樂出發,實踐半導體產業外溢效應,成為台灣數位轉型的典範產業。科技部表示,過去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創10年來新高,新國科會將持續紮根科技基礎實力,關注先進領域,並支持半導體、資通訊等優勢產業,站穩全球領先地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