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推動泰雅族語教學與文化深根 烏來國中小獲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

2022-01-22 發佈 張毓芹 臺北
烏來國中小推動族語教學,從國小到國中每周都有一節的族語課。

烏來國中小推動族語教學,從國小到國中每周都有一節的族語課。

新北市烏來國中小推動族語教學,從國小到國中每周一節族語課,也透過傳唱泰雅歌謠理解過去祖先的生活,並帶領學生訪問耆老探索山林智慧,讓學生多方面沉浸在泰雅族語的環境,獲得教育部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肯定。

 

新北市烏來國中小將近9成的學生是泰雅族,劉亞汶主任說,每周三是烏來國中小的母語日,也是族語課的上課時間,從國小到國中每周都有一節的族語課,也藉由文化課程以及多元社團像是國小歌謠社團、國中泰雅編織社,還有自然科學社,帶領學生探訪耆老探究祖先的山林智慧。

 

劉亞汶主任說,比如說要做狩獵主題的探索,就會直接去拜訪獵人,訪問耆老怎麼設陷阱、選材,之後再帶領孩子做科學探索,把科學和文化連在一起。

 

九年級的歐尤伊凡從小看著阿嬤在織布機上編織出色彩艷麗的泰雅織帶,讓他對泰雅編織有深厚的興趣,參與泰雅編織社團學習平織、挑織等傳統技藝,也體認泰雅編織的美感。

 

校長陳煌燿說,族語的推動正在向幼兒園札根,在山野教育、防災教育等方面也都加入沉浸式族語教學,未來將更加強閩客族群間的融合,讓孩子多認識不同的文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