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111年度史前館環境教育課程即日起開放報名

2022-01-21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史前館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臺灣的飛魚教具箱」,介紹臺灣海洋中的飛魚種類、文化以及永續利用之道。

史前館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臺灣的飛魚教具箱」,介紹臺灣海洋中的飛魚種類、文化以及永續利用之道。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為東部重要的終身學習機構,在環境教育工作上也扮演重要角色,史前館所屬的卑南遺址公園以及康樂本館,分別在103及104年成為環境教育場域,並依據場域特色,發展出優質的環境教育課程,今年度課程即日起開放報名,歡迎學校團體預約申請。

 

史前館指出,卑南遺址公園結合史前遺址現址、戶外自然空間以及展示廳,發展出多套環境教育課程,其中「穿越時空話卑南」課程,讓學員體驗史前卑南文化人的生活方式與工藝技術;「食事變!變!變!」讓學員了解史前人類與現代人的飲食差異,以及認識對環境友善的飲食觀念。

 

另外,「尋找國家寶藏」課程利用超廣闊的戶外空間,讓學員藉由定向運動認識卑南文化人的生活與文化特色;「新角度看世界」則培養幼兒園學童運用五官觀察大自然。

 

康樂本館自109年起進行展示更新工程,但休館不休息,將環境教育課程經由專業的設計及轉化,變成精彩的教具箱,直接將博物館資源帶進學校,目前史前館教具箱共有2大主題,分別是「臺灣的飛魚教具箱」,以及「臺灣玉的奇幻旅程教具箱」。

 

史前館指出,「臺灣的飛魚教具箱」將介紹臺灣海洋裡的飛魚種類、文化以及永續利用之道;「臺灣玉的奇幻旅教具箱」則介紹臺灣史前玉器的來源,並瞭解臺灣史前玉器不僅在臺灣島內流竄,更經由當時的海上貿易商人輸出到海外去,變成各地的舶來品。

 

史前館環境教育課程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員從歡樂中學習新知識,認識腳下的土地以及臺灣的文化,111年度環境教育課程服務開跑,場次有限,歡迎學校預約報名。詳情請洽康樂本館089-381166轉561、089-233466轉10。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