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政府推動減塑政策,一般餐飲業者多改用不鏽鋼或美耐皿筷,不少民眾為了健康與衛生風險,也會隨身攜帶環保餐具,不過消基會針對市售筷子進行抽驗發現,有餐具會溶出甲醛及有機物質,長期食用可能會影響健康,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時務必多加注意。
筷子是大部分民眾每日必用的食品器具,消基會對市售「筷子」進行抽驗,選取共計10件樣品,其中5件為不鏽鋼筷,4件為美耐皿筷,1件為合金筷,除了根據《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等相關規定進行材質測試外,也進行溶出(重金屬、蒸發殘渣等項)測試,提供給消費者作為選購時的參考。
在標示部分,5件不鏽鋼筷子都符合《商品標示法》規定,美耐皿及合金筷樣品則有3件不符合《食安法》規定;溶出測試則檢測在使用時是否會溶出有機物質(如油墨、顏料、增塑劑或其他添加劑),可能會被消費者誤食,進而對健康造成影響,結果發現有一樣品在高錳酸鉀消耗量及甲醛溶出檢測都不合格。
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建議民眾,選購筷子時一定要注意標示完全,並且做好清洗工作,第一點就是不要偷懶,需要一支一支清洗,第二點則是使用完立即清洗,以免需要花更多力氣進行刷洗,同時在長久使用發現筷子上有刮痕,可能會滋生細菌,另外則是不要使用過多的清潔劑,晾乾時也將筷尖朝上,讓髒水順勢流下,也期望政府能不定期的抽驗食品器皿及包裝,並且呼籲業者符合相關規範,以保障消費者的健康與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