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花蓮西富國小護士守護孩子 愛蝙蝠讓全校充滿生命力

2021-12-26 發佈 石耀宇 臺北
學校將保育蝙蝠的理念融入校定課程,學生們也從教室走向社區 (教育部提供)

學校將保育蝙蝠的理念融入校定課程,學生們也從教室走向社區 (教育部提供)

從臺北城到花蓮偏鄉,從人滿為患的大醫院,進入偏鄉小學擔任小小保健中心的護士,花蓮西富國小的護士阿姨張素連守護偏鄉孩子,幫助小朋友認識自己的身體,進而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把身體照顧得更健康。

 

張素連透露偏鄉孩子在健康上有許多問題,頭蝨、視力、齟齒,一個孩子身上問題就不少,全校有30多個孩子,都需要她一一關注。曾有孩子因從小跟著媽媽吃檳榔而罹患嚴重蛀牙,張素連發現後,不辭勞苦帶著孩子往返就醫長達12次之久,再經根管治療才獲得痊癒,在乎孩子一輩子的護士阿姨,像極了母親。

 

3年前,張素連偶然在校園裡發現一隻因吃了含有農藥的昆蟲而死的蝙蝠,讓她決定藉著蝙蝠保育議題,從生命教育著手,帶領學生尊重生命,進而深入食安問題與農藥使用過量議題。

 

張素連表示,蝙蝠會吃害蟲,是植物授粉的功臣,更是環境指標生物之一,有蝙蝠出沒的地方代表環境好;看見蝙蝠的優點,讓孩子們產生保護蝙蝠的心聲,學校於是將保育蝙蝠的理念融入校定課程,學生們則從教室走向社區,說服附近稻農減少農藥用量以保護蝙蝠,從友善蝙蝠校園擴大為蝙蝠友善社區,並且結合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推出「友蝠米」品牌,行銷在地農產品。

 

全校連續三年以「給小蝙蝠無毒的幸福」為題,獲得「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計畫」全國首獎,張素連更結合學校師生發起單車環島活動,以落實宣導保育蝙蝠愛護環境的理念,全校也因為蝙蝠而變得充滿生命力。

 

張素連認為她只是一個搭橋的人,不過的確是引領學生自信地走出校園、走上舞臺,進而看見自我優勢,也被世人看見與理解的橋。這座橋,讓孩子離開學校後,無論走多遠,都找得到來時路、找得到自己、找得到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