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聽見《上美的大灣》 臺灣國樂團11/28用音樂刻劃臺灣之美

2021-11-24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臺灣國樂團11/28演出《上美的大灣》音樂會,用音樂向最美、最有生命力的臺灣致敬

臺灣國樂團11/28演出《上美的大灣》音樂會,用音樂向最美、最有生命力的臺灣致敬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處最美的臺灣景致,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所屬臺灣國樂團11月28日於臺北國家音樂廳將演出《上美的大灣》,在臺灣國樂團音樂總監暨指揮江靖波的帶領下,將詮釋三位臺灣跨世代作曲家的作品,共同描繪多種面向的臺灣之美。
 

「上美的大灣」意即「最美的臺灣」,臺灣國樂團以不同視角與多樣風格的作品,讓聽眾感受臺灣旺盛的活力與豐富的土地文化記憶,向我們最美、最有生命力的臺灣致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鄒求強副主任表示,本場音樂會用音樂述說臺灣最美的故事和風景,像是關廼忠的《臺灣四季》,以12個樂章分別代表一年12個月份,將季節結合節慶與臺灣歌謠,運用這塊土地各個族群的民謠民歌,搭配靈活、色彩豐富的配器,點綴譜寫臺灣美麗的山水風情。

 

此外,臺灣國樂團藝術經理也是新生代知名作曲家王乙聿全新創作的《上美的大灣》鋼琴協奏曲,將西方古典樂器與傳統國樂融合,創造出嶄新的音樂風貌。王乙聿表示,曲子的靈感來自於花蓮的美景,因此這首曲子就從第二樂章開始發想,描寫著當地令人感動且深愛的景致,第一樂章述說著臺灣開墾的脈絡;第三樂章則是呈現臺灣的多元文化,融合臺灣民謠、原住民的音樂元素,讓大家透過新的聲音能對臺灣有不同以往的想像。

 

擔任鋼琴演出的鋼琴家廖培鈞則表示,《上美的大灣》這首曲子頗有難度,不但技巧性高、還有許多快速且極強的樂段,在體力和耐力上都是不小的考驗。此外,這首曲子除了有創新的語法與聲響外,還有流行的日本動漫音樂,和臺灣傳統旋律,尤其在第三樂章爆發力十足,很Rock!廖培鈞表示,在練習時也發現了很多古典樂曲中沒有的音色,對她來說是很大的學習。

 

此外,本場音樂會也將演出才華洋溢英年早逝的鄭思森所寫的《江波舞影》,描述湖面如詩如畫、優雅脫俗的美景。臺灣國樂團音樂總監暨指揮江靖波表示,《江波舞影》除了曲名和自己十分有緣外,國樂界前輩鄭思森在這首樂曲的記譜法保留了許多彈性,讓國樂團能自由詮釋發揮,歡迎大家進音樂廳欣賞這次不同於以往的表現方式。
 

臺灣國樂團期望國人除了聽見臺灣外,也能共同關注臺灣環境生態保育,本場音樂會特別邀請「財團法人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蒞臨欣賞,一同守護上美的臺灣。相關演出資訊可上臺灣國樂團官網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