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教育局攜手12所社區大學長期深耕在地,關心公共議題,發展地方知識學及培育在地人才,推動終身學習城市,除了一般課程之外,更輔導各社大依據在地特色,發展地方知識學及推動專案計畫,帶領民眾一同探討地方大小事。此外各社大也成立56個公共性社團,透過社區大學的能量捲動社區,鼓勵市民關心在地、參與公共事務,今年第7度榮獲教育部認證「特優」縣市。
其中多所社區大學長期倡議在地文化保存及永續環境營造,像是永和及中和社大推動「雙和社區美學實驗」,社區居民共同討論社區環境藍圖、一起動手營造社區空間,其中「椅子工作坊」將學校廢棄的課桌椅組裝架設到社區公共空間,變成適合老人小孩使用的休憩座位;新莊社大關懷水文,透過地方訪談、工作坊、走讀活動,打造塭仔圳願景生活圈,並辦理貴子坑溪願景工作坊,整合民眾想法與遊戲場提案,型塑貴子坑溪六水願景;板橋社大近2年為本市建立國家文化記憶庫,訪談蒐集跨越百年的移民故事,邀請民眾一同打開移民故事寶盒。蘆荻社大以公民電廠作為教育基地,成立「庶民發電講師團」,展開新北巡迴社區講座,將能源知識散播到十個鄉鎮。
社區大學也擅長將「整個社區變成教室」,樹林社大近年積極策劃地方特色微旅行,繼山佳鐵路小旅行後,今年推出山水綠意生活節,關注因淺山開發造成的生態地景破壞;淡水社大在田溪程氏古厝開設手感生活輕木工課程,活化歷史場域空間再利用。三鶯社大推動三峽小鎮風情史走讀,娓娓道來安溪先民篳路藍縷開發史與廟宇重建歷程;汐止社大致力於夢湖環境生態復育,拓展汐止地區私密路徑課程,訴說彼時汐止第一街的風采。林口社大關心永善寺廟宇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推出「大眾爺巡狩遶境」小旅行,招募住民親身參與擔任遶境「陣頭」,感受地方傳統節慶氛圍。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各社大5月中旬起暫停實體課程,教育局特別加碼補助700萬元,支持各社大發展數位學習課程及專案計畫,如新店崇光社大教年長學員放下科技恐懼,學習用手機拍攝短片;三重社大推出「心有靈犀疫點通」公民週線上講座,紓解民眾對疫情的焦慮等,讓市民在雲端學習中仍感受到學習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