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大理高中國際交流活動不受疫情影響而中斷,11月1日透過遠端視訊,與遠在日本岩手縣的姊妹校進行線上文化交流課程。圖書館黃世隆主任表示,學校專題探究選修課程內容除了小論文的寫作訓練外,也包含跨文化理解專題,因此結合教育局110年度「締結國外姊妹校暨國際筆友」計畫,規劃系列性的跨國線上交流活動,讓同學透過與國外學生的互動分享,增進對不同國家文化的認識與理解。
黃世隆主任表示,本次專題交流課程以「分享生活文化」為主題,臺灣學生先是分享了「夜市」、「戲劇」、「超商」、「捷運」、「動漫」、「便當」、「補習班」等內容,並進行臺日文化的比較。日本岩手縣的學生介紹在地文化,分享了當地知名的河童、牛排和天文館等。此外,黃主任也藉由線上交流課程指導學生簡報製作與表達技巧。他表示,配合線上視訊會議的特性,報告時除了著重口說的聲調和肢體語言外,簡報文字要盡量精簡,選擇適合的圖片強化對方的印象,也更能理解所傳達的內容。
參與線上交流活動的二年級杜宛嬅同學認為,線上文化交流課程除了增進英語口說與讀寫能力外,也透過和日本同學的交流分享,讓她對於日本文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杜宛嬅與同學以圖片呈現和說明臺灣傳統戲曲歌仔戲,並與日本的藝妓文化進行比較,剛上臺進行簡報時,她還有些緊張忘了詞,看了小抄才能順利完成報告。此外,日本同學分享了動漫主題,提到了臺灣學生熟悉的海賊王、排球少年等動漫作品,大家的反應和討論十分熱烈。讓她最為難忘的,就是在課程的尾聲的大合唱,大家唱著周杰倫的歌,有人開啟手機的手電筒跟著擺動,宛如是演唱會的氛圍。
黃世隆主任表示,本學期的跨文化交流課程將由淺入深,從在地生活文化、校園生活文化到疫情下的學習生活,深化交流的議題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習強度。同時,也讓交流活動更加豐富活潑,目前正在規劃聖誕節線上才藝表演,分享臺灣和日本的節慶氛圍,大理高中的學生也將會在聖誕節前夕寄送卡片到日本,讓日方學生收到臺灣學生的祝福和熱情。
臺日雙方學子在線上交流活動中互動熱絡,讓大理高中楊廣銓校長相當感動,尤其是最後的表演氣氛讓人難忘。他也對學校教師投入跨領域合作、積極研發國際識讀課程感到驕傲,將「自發、互動、共好」的新課綱精神融入在課程教學,並深植在學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