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翻轉環境教育 黃小萍老師結合社區營造、文化資產設計環教課程

2021-10-13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黃小萍老師將教學融入樂高積木設計,帶領學生走進社區,感受建築生命力

黃小萍老師將教學融入樂高積木設計,帶領學生走進社區,感受建築生命力

「以社區為教室、以居民為老師、以環境為資產」,萬芳高中歷史科黃小萍老師致力將社區營造、文化資產與環境永續融入在課程中,帶領學生走出教室,看見社區所蘊藏的人文歷史,感受古蹟建築所擁有的生命力。

 

翻轉環境教育多以自然生態為學習場域,黃小萍老師將社區營造和文化資產作為課程核心,把人文與自然跨域整合於環境教育課程。在「積飛城市,樂搞建築」計畫中,黃小萍老師以歷史建築教學融入樂高積木設計,帶領高中生實地探訪文山社區,以積木打造每一個看得到的社區地景,讓學生以不同的角度認識在地生活,深化對社區的認同感。

 

善用高中生所具備的實踐力,黃小萍老師從去年至今執行融合人文、自然、創客的創遊課程「城市Hunting-行動代號116」,在文山區設計5大闖關任務,讓學生在室外上課,在社區走讀。黃小萍老師表示,在第一站猜猜我是誰關卡中,透過雷切拼圖,讓學生清楚瞭解文山區的43個里界;還有產業再創主題,讓學生親自探訪與瞭解文山特產苦茶油的生產與製作,並活用苦茶做成苦茶洋芋片和蔥油餅。

 

黃小萍老師認為,環境永續與人類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近年來她將社區營造融入在學校教育,除了獲得天下雜誌-微笑台灣創意教案首獎外,也連續3年獲得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全國首獎,並於今年榮獲第8屆臺北環境教育獎個人組特優的殊榮。黃小萍老師目前正在進行城市博物館奇「積」計畫,將串聯教育部美感教育、文化部文化資產保存以及臺北市環境教育,以大文山區建築群為主題進行策展,展現教育融入社造、人文的豐碩成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