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2021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以綠色循環打造零排碳永續家園

2021-10-08 發佈 王唯瑾 臺北
2021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將在10月14日到16日於台北世貿一館實體展出,同步於10月14日到23日線上盛大登場。(翻攝自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官網)

2021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將在10月14日到16日於台北世貿一館實體展出,同步於10月14日到23日線上盛大登場。(翻攝自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官網)

因應氣候變遷下極端氣候的常態化,全球永續發展趨勢更朝向零碳排的目標。今年度「2021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打造「永續發展館」,展示從「新農業2.0」、「綠能科技」、「循環經濟」到「安全職場」等4大主題的創新技術,結合5部會、7機關,展出133項優秀研發成果,打造零排碳永續家園。

 

博覽會將在10月14日到16日於台北世貿一館實體展出,同步於10月14日到23日線上盛大登場,結合3D及影音,在疫情期間提供全新看展體驗。

 

農委會主責的「新農業2.0」專區,透過智慧精準的農業生產,以及資材的循環再利用,創造農產品更高的機能與價值。例如新鮮捕獲的秋刀魚在漁船上自動化分級排整系統,解決人力耗工問題,更快速完成包裝,讓民眾吃到最新鮮的魚貨。過去仰賴捕撈的日本鮸魚透過人工繁殖技術的研發,減少捕撈對海洋生態的破壞,人人都能吃鮸。仿魚卵膠囊包覆技術,則是在享受鮭魚卵的同時,也攝取脂溶性和水溶性的營養素。

 

「綠能科技」由能源局、核研所與國營會共同展出,朝向打造我國為亞太綠能中心的目標,積極推動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包含零碳排的太陽能電池技術、減少光線進入的節能變色窗等。國營事業的中油、台水、台電及台糖帶頭從民生需求落實環境保護,如WADA漏水偵測輔助系統,替民眾把關珍貴的水資源。

 

「循環經濟」主題則由環保署與工業局聯手推出,推動台灣走向循環經濟時代,將廢棄物資源化妥善運用,以替代自然資源開採,邁向全循環、零廢棄之願景。其中由環保署建置的資源循環系統分析,為國際首創將產業關聯表整合在物質流資料庫,精準掌握我國物料使用情形,進而強化資源循環利用。

 

而勞動力的永續更是政府非常重視的面向。勞動部透過影像辨識技術,搭配智能安全帽建構能主動預防危害發生的「安全職場」。透過系統協助人員對操作流程之安全性判別,同時監控操作員身體狀態,並可即時對外求救裝置。打造安全無虞、智能應變的友善職業環境。

 

「2021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採實體、線上同步展覽,線上展以虛擬展覽場館形式呈現,藉由圖文、影音及3D展品,讓民眾及有意技轉廠商深入瞭解各項創新技術,展期間更有多場即時論壇及技術發表。想了解更多展覽資訊,敬請鎖定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官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