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自民國70年成立到今年(110年)9月正式跨入40年。國家圖書館特舉辦系列活動,包括慶祝大會、專題演講、學術論壇,宋史資料捐贈與宋史研究資料典藏專區揭牌儀式、主題展覽等活動,祝賀漢學研究中心成立40周年。「漢學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以及「深耕茁壯—臺灣漢學四十回顧與展望」學術論壇今明兩天(9月30號、10月1號)在國家圖書館舉行。慶祝大會並安排「大觀玄覽─宋史研究資料典藏專區」啟用儀式,由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國圖館長曾淑賢偕同捐贈者王德毅教授夫人孫國瑞女士、黃寬重教授,以及梁庚堯教授共同揭牌,表達對學者護持典籍和無私捐獻的敬意。
曾淑賢館長表示,本次主要捐贈來自國際知名宋史研究學者,臺灣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王德毅先生。先生係江蘇省豐縣人,少年成長於戰亂之中,以流亡學生身分來臺後入臺灣大學歷史系完成學業,畢業後曾於本館北溝辦公室特藏組任職。先生治史嚴謹、專注於宋史,以研究、教學為終身之志,退休後仍然固守自己的崗位,先生勤儉持家,除研究教學、編書、購書外別無特殊嗜好,一生作育英才無數,且長期投入歷史人物年譜、傳記資料、別名字索引的編輯出版,深獲全球漢學領域尊重。本次王德毅教授捐贈係透過黃寬重教授協助,曾淑賢館長與同仁曾多次前往拜訪,始知過去不少國內古籍編印亦出自先生之擘劃,其所得亦多轉而購藏圖書提供學生利用。
初步估計,王德毅教授本次個人藏書超過6萬餘冊,且大多書寫筆記與註記,應係編輯索引,並作為研究之筆記,饒富特色。除了圖書捐贈、目錄櫃、編印索引工具印章與卡片、1960年代後出廠之利百代謄寫版,先生還保存50年來與國內外歷史領域重要研究學者如姚從吾教授、方豪、楊家駱、趙鐵寒、劉子健、斯波義信等人往來書信,筆耕不墜。此次捐贈對國圖另一層意義是,民國47年由前館長蔣復璁先生等人創設於南海學園央圖舊館的「宋史座談會」,雖不隸屬館內組織,但設址於央圖至民國76年才遷出,相關文物史料與會議紀錄,見證國圖推動漢學研究風氣,先生也一併捐贈。以上無論是文物或文獻,不僅有助於後來者探索前人學思歷程,透過主題集中之典藏,亦能提供豐富的研究史料與素材。
曾館長曾於月前拜訪王德毅教授伉儷,當時先生神采奕奕帶領同仁瀏覽其收藏。會後先生兩位公子自美國返臺整理圖書,後續亦由先生門下弟子大學退休教授多人協助整理手稿。惟近期先生因身體需要療養,因此委由夫人孫國瑞女士代表出席捐贈。相關圖書將於完成陸續編目作業後,配合「大觀玄覽─宋史研究資料典藏專區」啟用開放各界利用。曾館長表示,國圖以此贈書為基礎,將持續徵集海內外相關主題圖書資料,提供豐富的研究資源。
「漢學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中同時安排兩場專題演講,邀請美國哈佛大學Peter K. Bol(包弼德)教授及清華大學楊儒賓教授專題演講,兩位主講人皆為國際漢學學界重量級學者,透過這次演講,分享對於國際漢學交流與臺灣漢學界多年來的觀察。此外,特別舉辦為期一天半的「深耕茁壯—臺灣漢學四十回顧與展望」學術論壇,邀請國內領域重要學者專家為漢學的未來把脈,論壇共安排八個場次,討論主題遍及經學、出土文獻兼談文字學、語言學、古典文學、近現代文學、臺灣文學、臺灣史、明清社會史、思想史、性別史、醫療衛生史、藝術史、先秦諸子、宋明儒學、佛學、道教與民間信仰、人類學及國際漢學等學科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