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開學季即將到來,今年的大專學生因為疫情少了打工機會,弱勢家庭受疫情影響收入也銳減。根據台北家扶今年針對大一新生學習狀況的調查發現,大一新生6成有學貸壓力、8成會選擇打工支付學費及生活費,這當中,有近半數的學生擔心是否能兼顧學業與家計,也擔心沒有足夠的學費完成學業。此外,調查顯示,弱勢大專生選擇升學的原因主要為了學習一技之長好找工作及需要有基本文憑與為了夢想、與家人期待,但在過往學習經驗中有8成孩子缺乏設備及資源輔助學習、有6成5因協助家務及照顧家人打工沒有足夠的時間念書,這些弱勢孩子在開心考上大學,並對上大學有著高達8成期待值得同時,卻也有7成孩子擔憂著未來是否能順利畢業。
謝曉雯主任表示,不少大學生打工的目的除了是賺取學費和生活費外,也希望能藉此累積工作機會。而家扶所扶助的學生,有6成擔負著學貸壓力,其中有8成學生需要打工才能維持經濟,甚至有學生必須要打兩份工才能支付學費和生活費,卻又擔心因為打工而影響到課業和睡眠健康。
有弱勢學生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輸他人,但卻擔心學習資源的不足將可能影響到學業表現,謝曉雯主任舉例,像設計科系的同學,如果家中的電腦效能差,將會影響到作品的呈現。此外,申請到交換學生資格的弱勢學生,往往會因為擔心付不出相關的生活費用而選擇放棄出國機會,假若此時有人給予資助,將讓孩子能夠有機會出國開拓學習視野。
「能否順利畢業」、「是否有有足夠資源」 、「能否兼顧生計和學業」是這些弱勢準大學生的三大擔憂。謝曉雯主任表示,如果這些學生能有獎助學金的支持,讓他們可以減少學費和生活費負擔,更專注於課業學習,不因為資源的匱乏或不足而影響到學業表現。期望社會大眾能加入家扶助學人行列,幫助學生實現夢想、增加自我成長和經濟能力機會,能自立脫貧、翻轉人生。
為了幫弱勢學生能安心就學,家扶每年都會發放獎助學金,單親家庭的小薰今年以優異成績考上頂大第一志願,很感謝家扶提供獎助學金她才不需要打工,每次拿到獎學金就存下來繳學費、買參考書或繳補習費。
從小開始受到家扶幫助的沛誼,因為非常喜愛蛋糕甜點,高中起便奠定了自己希望成為一位甜點師的夢想。大學時就讀餐飲系,一邊去甜點工作室打工獲取經驗,一邊努力於課業獲取家扶獎學金,累積自己的圓夢基金,如今仍在學的她創立了自己的甜點品牌。沛誼說,起初因為考量到餐飲系要額外繳交食材費和廚師證照費,這筆不小的費用讓媽媽反對她就讀餐飲系,不過她決心用行動證明,自己也可以完成這些目標和夢想。沛誼的計畫雖然還只是剛起步,但她深知取之社會用之社會道理,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在疫情險峻時期,沛誼與同好製作甜點,發送給前線打拼的醫護人員們及家扶的孩子們,帶著這樣信念的她,努力的藉由獎學金所帶來的幫助,一點一滴,回饋給社會,讓這樣善良的循環永不間斷。
現職為紐約cartuna動畫公司動畫師褚婷,過去曾是家扶幫助自立的孩子,單親家庭長大的褚婷從小對藝術有個過人的天賦,過往就讀台藝大時,嚮往藝術領域到國外深造、工作,在家扶協助下,申請大專獎助學金加上菁英培植、釣竿計畫配合款等籌措了到英國的學費及生活費圓夢,大學畢業後也順利到美國就讀研究所並就職,此次記者會褚婷分享自身求學經歷,感謝家扶及曾經幫助過她的認養人、助學人外,也勉勵正在為夢想奮鬥的家扶大專生要有”堅持、勇敢、不懼怕”精神。
教育是許多人與家庭,脫離貧困的捷徑,提升自我競爭力是幫助弱勢孩子的第一步。台北家扶表示,今年獎助學金因疫情需求量大增,為了讓大專生們能安心就學,預計發出260名大專學生共500萬獎助學金,希望社會善心人士加入家扶助學人的行列,幫助弱勢大專生脫貧、安學、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