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生權益小組今天(20號)在教育部門前陳情,展示無法入境的境外生製作的「登機證」,指出目前境外生入境時遭遇的困境,希望教育部、指揮中心等單位協助「改善境外生入境流程、簡化手續」,以便讓境外生儘快入境、進入課堂。
境外生權益小組呼喊著口號,表達境外生的訴求,希望藉此簡化境外生的入境流程,減少境外生入境的障礙。
境外生權益小組表示,在教育部專案入境程序下,境外生來臺前的手續複雜,包括4道手續,包括學校獲得教育部核可的境外生名單、前往臺灣駐外館處辦理簽證 (或向移民署申領入臺證 )、購買機票與預訂檢疫房間、向教育部申請入境批文並得到核可,他們希望教育部可以盡可能簡化境外生入境流程。他們也認為對學生自主健康管理也多加限制、過於嚴格,他們認為境外生從入境前採檢到入住防疫旅館,費用約4到5萬元,若自主健康管理的5天,還要被迫住防疫旅館或付費校外宿舍,還要額外付出5千到1萬5千元,將給境外生更大負擔。他們也認為「安心就學」方案缺乏監督與資源協助,呼籲境外生入境平等化、制度化、常態化。
教育部高教司科長宋雯倩出面接受陳情,她強調,政府重視境外生就學權益,教育部已同衛福部、外交部領事局、移民署等討論境外生入境措施,8月12號專簽指揮中心建議重啟專案入境。境外生在入境前,新生及未持有效簽證或居留證或我國入境許可證者,由學校先行造冊送教育部,函轉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及內政部移民署受理學生辦理簽證或入出境許可證,學生取得簽證後,訂妥班機及檢疫場所後,通知學校透過線上申請取得同意函,並於登機前應檢具3天內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
入境後,依規定於入境時,採深喉唾液及進行PCR檢測,並於檢疫場所進行居家檢疫14天,檢疫期滿前(檢疫第12到14天)PCR檢測,第10到12天則須以「家用快篩」採檢一次,檢疫結束後再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後始得入校。
宋雯倩表示,教育部已於8月13號發文,請各大專校院針對境外生入境居家檢疫期間,及未能如期於開學前到校的學生,啟動安心就學方案,提供學生線上註冊及各類彈性修業機制如遠距教學,順利銜接課程,維護就學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