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臺東利嘉國小科學育樂營 校園重現小朋友歡笑聲

2021-08-07 發佈 陳麗如 臺東
小朋友自己動手做生態瓶

小朋友自己動手做生態瓶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學校在過去兩個半月的時間,聽不到小朋友的歡笑聲,隨著防疫降級,臺東縣利嘉國小終於如願推出一系列的暑期活動。林庭瑤校長高興的說,孩子們回到學校的第一天,師生可以用歡天喜地、敲鑼打鼓來形容。

 

五月下旬,利嘉國小因應防疫,把許多活動往後延到八月,林庭瑤校長表示,沒有學生的校園實在讓人很不習慣,為了讓小朋友有更多元的選擇性,學校老師設計了科學育樂營,而他自己只要有時間也會跟著小朋友一起動手做。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微生態的平衡瓶,每個小朋友都做出獨一無二的美麗作品,就像小型的海底世界,可是,到了第二天,大家很驚訝的發現,瓶裡的魚蝦卻幾乎都死了,探究原因,才知道生態必須達到平衡生物才能活下去。

 

利嘉國小教務組長柯世堡說,這項計畫是向教育部申請的「推動國中小學生自然科學實驗能力操作計畫」,主要有十個單元,每個單元大概有2到3個實驗,可以讓孩子比平常上課多一些實驗的機會,而老師也會陪在旁邊確保實驗過程安全,原本有些小朋友很怕火,連酒精燈都不敢靠近,但是,在他的鼓勵及引導下,小朋友不再那麼害怕。

 

學務組長侯明達坦白說,有些課程對於參加的小朋友而言,內容可能稍微難了一點,不過,他會先講比較淺顯易懂的原理,然後才讓小朋友開始操作。在上過太陽能的課程之後,他原本以為會引起小朋友往研發相關的方面前進,沒想到,有位小朋友卻告訴他,因為這堂課,覺得自己將來可以往賽車方面發展。不過,即使小朋友的想法和他的期待不一樣,他覺得這算是讓孩子多一項適性探索,也值得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