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天公布國內新增27例確定病例,分別為17例本土及10例境外移入,其中9例是在居家隔離期檢驗陽性者,確診個案中則新增6例死亡。為了讓長照社區式服務持續運作,指揮中心推防疫管理指引,逐步恢復提供社區長照服務。
新增的17例本土病例中,年齡介於未滿10歲到80多歲,發病日介在7月7號到7月13號,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5.0%,另外也新增6名死亡個案,年齡介於50多歲到80多歲,都有慢性病史,且無快速死亡個案。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近期國內疫情趨緩,個案數低且感染源調查中維持個位數,是比較好的情形,但也發現入境人數沒有增加,但境外移入個案卻有上升趨勢,顯示國際疫情仍然嚴峻,研判跟各國變異株關係,因此需謹慎以待。
三級警戒期間為了降低失能者及身障者群聚及傳染風險,社區式機構均暫停提供服務,現在國內疫情已趨緩,指揮中心推社區式長照指引,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司長祝健芳表示,工作人員疫苗施打率達8成且做好防疫整備工作的狀態下,可逐步恢復提供服務,提供服務或是接受服務需接種第一劑疫苗滿14天,未成年不適用,若未接種者,必須提供解隔離證明或三天內快篩陰性證明。
祝健芳司長補充,三級警戒期間機構開始運作後,每週都要提供快篩陰性證明,一旦確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抗原快篩陽性者,工作人員不得提供服務,被服務者也無法前往長照場域,至於家庭托顧服務部分,因照顧規模較小,且工作人員及服務對象皆屬公費疫苗第五類施打對象,較不易發生大規模群聚感染情形,但仍須參考社區式服務防疫管理指引,落實防疫規範下恢復營運。
另外家長團體反應幼兒園也要逐步開放,指揮中心則回應,了解家長有照顧壓力,但長照機構雙方都可以打疫苗,幼兒只有照顧者單方面施打,加上孩子難以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口罩也不容易戴正確,風險較大,因此幼兒園必須比長照機構更加警慎。不過家長若在照顧上有特殊狀況,幼兒園仍可提供基本照顧,教育部、地方政府也都有訂定相關減量措施,將防疫作為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