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北市發布109年十大死因統計 癌症蟬聯49年首位

2021-07-07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109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結果 慢性疾病囊括 7 項,癌症續居首席

109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結果 慢性疾病囊括 7 項,癌症續居首席

109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結果,以慢性疾病囊括7項,使得每100人中約有64.5人死於慢性疾病,而惡性腫瘤則是蟬連第一位,與去年108年十大死因排名順序相較,高血壓性疾病上升2名、自殺等蓄意自我傷害上升1名,事故傷害則退居1名。至於十大癌症死因仍以肺癌連續35年蟬聯首席,而女性乳癌列居次席。

 

衛生局表示,109年臺北市民死亡人數為1萬7,196人,較上年減4.6% (減828人),近10年平均年增率1.3%,死亡者年齡中位數為80歲,高於全國平均77歲。依性別觀察,死亡人數、死亡率與標準化死亡率結果呈現男高於女,分別是女性的1.2倍、1.4倍與1.6倍。109年兩性死因前五名皆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如果與上年相較,男性十大死因部分以高血壓性疾病上升3名,為第9名,而蓄意自我傷害(自殺)退後1名,為第10名,其餘與上年相同;女性死因部分,僅血管性及未明示之癡呆症上升1名為第8名,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則上升2名為第9名,其餘與上年相同。男、女性標準化死亡率分別較上年減6.6%及減6.1%,其中增幅最顯著分別為男性高血壓性疾病增32.7%,女性血管性及未明示之癡呆症增7.8%,而減幅最大為男性肺炎減19.3%,女性事故傷害減23.3%。

 

依年齡層觀察,109年臺北市15-24歲青少年死因前三名分別為自殺(占28.4%)、事故傷害(占25.7%)及惡性腫瘤(占9.5%);25-44歲壯年則以惡性腫瘤(占28.2%)為首、心臟疾病(占14.5%)及自殺(占14.1%)次之;45-64歲中年仍以惡性腫瘤(占46.0%)居首、心臟疾病(占14.7%)及腦血管疾病(占5.3%)次之;65歲以上老年則以惡性腫瘤(占26.9%)、心臟疾病(占16.9%)及肺炎(占10.8%)分列前三名。

 

至於在癌症部分,去年有5146位臺北市民死於癌症,較去年減少180人,平均每日有14.1人死於癌症人數,死亡者平均年齡為72.4歲,仍以肺癌位居首位,其次為女性乳癌、大腸癌和攝護腺癌。依性別觀察,去年臺北市男性十大癌症死因,以攝護腺癌與胰臟癌上升2名,分別為第4名與第5名,而口腔癌退後1名,為第6名,以及胃癌退後3名,為第7名,其餘死因及順位與上年相同;而男性標準化死亡率較上年減6.4%,其中以食道癌減幅22.7%最顯著,而增幅則以前列腺(攝護腺)癌15.1%最多。109年女性十大癌症死因排名變化,以卵巢癌上升1名,為第7名,以及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上升2名,為第9名。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癌症已分別蟬聯39年國人死因第1名與49年臺北市十大死因之首,落實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檳的健康生活型態,可預防癌症的發生。為了照護女性市民健康,自107年6月1日起提供設籍臺北市30歲以下有性生活史之女性市民,每年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並同時提供篩檢疑似陽性個案追蹤及轉介服務,相關資訊請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