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史前館線上講座 探討當代布農狩獵文化的意涵與挑戰

2021-07-02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將於7月15日辦理「當代布農狩獵文化的意涵與挑戰」線上講座,限額80位,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將於7月15日辦理「當代布農狩獵文化的意涵與挑戰」線上講座,限額80位,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將於7月15日辦理「當代布農狩獵文化的意涵與挑戰」講座,邀請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田照軒分享,講座採google meet線上會議方式辦理,限額80位,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狩獵是獵人與獵物間的博弈,獵人不僅需要熟悉獵物習性,知道獵物會在何時何地出沒,也要了解季節環境變化及區域內的威脅。早期狩獵是為了獲取足夠的生活資源而從事的必要活動,更演變成族群特有的狩獵文化。

 

史前館指出,現代臺灣社會對狩獵有較多的誤解,時常扣上濫殺之名,然而在布農族的社會裡,狩獵是為了部落而非自己,多的獵物會向鄰居、獨居長輩及沒有男丁的族人分享,促使部落生命能夠延續下去。

 

面對社會的指責、青年離鄉、世代隔離,狩獵文化難以保存,為將布農狩獵文化精神傳遞下去,此次講座邀請東布青理事長田照軒,分享作為一位布農族獵人,如何看待現代狩獵文化之於布農族的意涵,以及狩獵文化所面臨的困境。

 

史前館邀請全臺對講座有興趣的學員報名,即日起受理報名至7月12日止,報名網址:ttps://forms.gle/yjQRimCRDJvrxTMc8,或洽史前館環境教育推動小組089-381166分機561。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