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運動紓壓、維持正常作息 居家防疫也要關照身心健康

2021-06-03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張自強主任建議,民眾在疫情期間要維持身心健康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張自強主任建議,民眾在疫情期間要維持身心健康

國內疫情第三級警戒已經將近三個禮拜,不少民眾因為長時間待在家中,每天接受大量的疫情相關資訊,使得內心壓力越來越大,出現失眠、焦慮的症狀。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建議,民眾只要定時關心疫情資訊就好,例如每天固定觀看疫情指揮中心資訊,建議減少觀看不必要的資訊,避免傳遞非經證實的資訊反而造成無謂的擔憂。

 

疫情當下,要保持個人健康的最佳狀態,張自強主任表示,近期許多人開始居家辦公了,孩子們也停課待在家裡,此時可以重新檢視生活,平日的生活習慣建立與維持都很重要。

 

運動是維持身心健康最終要的活動,即使居家防疫,也能做些簡單瑜珈和在室內散步,或是搭配遊戲的App來動動身體,建議每天都能運動30分鐘。張自強主任也提醒民眾,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像是自我放鬆、冥想、聽音樂或找到適當的人說說話,降低身心焦慮程度。為避免防疫期間造成社交孤立,所以每天還是要與家人(分兩地)或朋友通電話或line等通訊維繫。

 

壓力將會引起失眠、焦慮或憂鬱等身心症狀,假若這些症狀嚴重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要盡速尋求醫療的協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