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中國醫藥大學創意發想實驗室攜手臺中教育大學開發「流行與新興傳染病之健康促進教案」,提供國小教學現場對流行與新興傳染病議題的教案需求,讓教師能教導學童全民防疫所需的認知、情意、技能,並落實於每日生活中的防疫健康行為。
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及國小防疫期間的學習需求,中國醫藥大學創意發想實驗室(CMU I-Lab)在校內招募健康照護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醫學院等8個學生團隊、40多位學生,攜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體育學系及臺中市豐洲國小共同輔導,並與臺中市新興國小及大鵬國小進行協同教學,共同創作完成10個教案,教材內容符合108課綱素養教育精神與新興傳染病創意教案。
中國醫藥大學創意發想實驗室(CMU I-Lab)主持人袁明豪助理教授說明,「流行與新興傳染病之健康促進教案聯合作品集」國小線上教材共包含認識常見與新興傳染病(腸病毒、流感、水痘及COVID-19新冠肺炎);防疫策略杜絕社區傳播;健康行為增強抵抗力」等三大特色主題;此外,也包括COVID-19防疫新知「認識新冠病毒傳播鏈」、「認識群體免疫」、「你的健康我來罩」、「手護健康」等防疫措施。
袁明豪助理教授說,這項教材作品集之教學主題課程除了透過講述法、示範教學、體驗教學等教學方式外,也大量使用遊戲情境教學方式,如以大富翁遊戲加強學童對水痘的印象,藉由密室逃脫遊戲,培育學童認識BMI及營養標示;另外,也透過實作病毒模型,讓學童更具體知道流感病毒的樣貌,並在和模型互動的過程中了解傳染鏈等。
開發國小線上教材的護理系方詰愷隊長、公衛系柯翔誌隊長、職安系林佳依隊長不約而同表示,在防疫衛教上,能將自己的專業融會貫通後,轉化成較平易近人、小學生能吸收的知識,並且迅速回應疫情升溫拍攝影片,這個過程充滿成就感,希望小學生能藉此更知道如何在疫情中保護自己及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