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大美術館規劃建構臺灣美術史的《啟蒙》特展,展示臺師大在臺北高校、省立師院時期的19位前輩藝術家的史料檔案、教育畫稿及林玉山、鹽月桃甫等人的藝術作品,透過展覽認識臺灣的美術教育歷程。
《啟蒙》特展分為三個部分,「臺北高校與臺展」展出臺北高校時期的珍貴歷史文件,透過當時的圖畫科教師鹽月桃甫等人的作品,可一窺當時以培養國家社會精英為目的的學校,崇尚「自由、自治」的校風;「英才匯聚」則是水墨作品與互動區,展出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由日治時期進入中華民國時期,臺灣省立師範學院(1946-1955)承繼原本臺高設備,開辦圖畫勞作專修科,隔年(1947)轉設藝術系,以四年制學士專門培養中等學校師資時期優秀藝術家如金勤伯、黃君璧等的作品;「藝術家養成」部分則呈現藝術家的西畫作品,展出朱德群、廖繼春等不同畫風的創作。
師大美術館籌備處副主任蘇瑤華表示,本次展覽有幾個特點,首先是第一次以藝術創作串聯臺師大與臺北高校的校史;其次是展出藝術家在藝術教育上的貢獻,如日治時期鹽月桃甫老師的國語教本、戰後階段林玉山所畫的《植物分科掛讀》、1951年藍蔭鼎、陳慧坤合作的《美術工作掛圖》等,是當年中小學教科書的輔助教材;另外,還有藝術大師學生時期的筆記與教師的嚴厲評論,都難得一見。
蘇瑤華說,希望藉由展覽,建構起臺灣在60年代藝術教育發展起飛前期,臺灣美術史及臺灣美術教育史的序曲。〈bite〉
由於師大美術館分階段營運,《啟蒙》是師大美術館非常重要的展覽,各界對美術館有高度期待,臺師大校長吳正己表示,美術館將作為同學美術教育的場所,可從美術館獲得藝術涵養及養分,師大美術館也作為臺灣大學系統三校的學習場域,也為社區注入藝術氛圍,未來也將與國際持續交流。
本次展覽展期自4月30日起至6月12日止,每週二至週六上午10時至下午時免費開放民眾參觀,每天下午2時30分定時導覽,也受理10人以上團體預約導覽,歡迎學校申請來美術館上一堂移地教學,5月8日起每週六下午2時安排演講。相關展覽與教育活動訊息,可查詢師大美術館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