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的好時節,不少民眾在此時規劃了郊外踏青的旅遊行程。臺北市衛生局表示,現在正是恙蟲病流行季節,在郊外活動時容易接觸到恙蟲孳生草叢環境,呼籲民眾要做好自我保護措施,避免恙蟲叮咬。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余燦華科長表示,恙蟲病為國內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全年度都有病例發生。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每年在4到5月病例通報數開始呈現上升,6到7月達高峰,9到10月出現第二波流行,以花東及離島地區病例數較多。今年截至4月7日止,全國恙蟲病共計確診30例,其中花東地區感染個案14例佔最多、其次宜蘭縣4例、南投縣3例、臺北市(感染地為北市及澎湖縣各1例)及新北市各2例、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桃園市及台南市各1例。
恙蟲病是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蟲叮咬而傳染,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恙螨多半是躲藏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動物或人類身上,經由恙蟎唾液及叮咬部位的傷口進入人體而感染。恙蟲病潛伏期為9至12天,患者出現症狀是突發性且持續性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恙蟎叮咬處出現無痛性的焦痂,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有時會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如未適當治療,致死率可高達60%。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於郊外踏青活動期間,務必做好個人保護措施,包括穿著長袖衣褲、靴子、手套等衣物,皮膚裸露部位也應塗抹經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液(蚊蟲忌避劑),產品上印有「衛部(署)藥字」或「衛部(署)藥輸」字樣。另外,民眾離開草叢後請儘速沐浴,並換洗全部衣服,以避免恙蟎停留叮咬。如果有疑似恙蟲病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或有無出入郊區、草叢等暴露史,以提供醫師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