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菌是相當頑強的病菌之一,結核菌會被免疫力抑制而潛伏體內伺機而動,被稱為「潛伏結核感染」,約有1成的人會發病,也使得不少病人輕忽。臺大醫院內科部整合醫學科樹金忠醫師表示,結核菌如同是一顆不定時的炸彈埋在人體內,等到年紀大了、有糖尿病、腎臟病或是生病抵抗力弱時,它就會爆發,等到發病才來治療不但棘手,由於結核病還有傳染性,將對身邊的親友造成威脅,建議「潛伏結核感染」患者要積極治療,不但可以降低發病機會,也能保護周遭的人。
臺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余燦華科長表示,想知道是否有感染到結核病,只要透過抽血的方式進行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就可以知道結果。假若經過篩檢確認是無症狀的潛伏結核感染者,只要進行預防性治療,就可以降低90%的發病機會。
臺北市衛生局從107年起就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合作,針對住在北市長照機構的患者進行篩檢和治療,至今21家機構加入,共篩檢2,597人,發現6名結核病患及366名潛伏結核感染者,292人完成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者,治療完成率89.3%。
此外,從去年起更與臺大醫院、萬芳醫院及新光醫院攜手合作,將對象擴大到洗腎(慢性腹膜或血液透析)患者及45歲以上糖化血色素(HbA1c)>9.0%的糖尿病患,共篩檢240名洗腎病患,陽性人數28人,陽性率11.7%;篩檢300名糖尿病患,陽性人數65人,陽性率21.7%;經過醫師評估後,已有58人接受預防性治療,預期將可減少未來成為結核病患的機率,更可防止其親朋好友受到感染。
為了提升結核病防治成效,臺北市今年除了新增11家合作的長照機構外,也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合作,推動洗腎(慢性腹膜或血液透析)患者及45歲以上糖化血色素(HbA1c)>9.0%的糖尿病患之潛伏結核感染篩檢及治療,於北市聯合醫院就診之洗腎患者及糖尿病患,可主動洽詢,申請加入計畫,保障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