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接種AZ疫苗引發血栓 專家:科學證明無因果關係

2021-03-16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臺大醫師李秉穎(指揮中心提供)

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臺大醫師李秉穎(指揮中心提供)

AZ 公司生產的COVID-19疫苗有引發血栓的疑慮,德國等多個國家宣布停打,專家表示,根據科學研究,施打疫苗與血栓無因果關係,國人可以放心;另外,指揮中心調查有意願接種疫苗的醫護人員數量,目前大約有近6萬人有意願。

 

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生產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傳出施打後出現血栓、腦出血案例,德國、法國等多國暫停使用,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臺大醫師李秉穎指出,2009年的HINI疫苗,也有併發腦中風的發生疑慮,但是透過健保大數據分析證明,有無施打疫苗與腦中風的發生率沒有關係,AZ公司在疫苗開打後,也開始進行監測,分析有無打疫苗與不良事件的因果關係,包括腦中風、血小板低下、神經炎、腦炎等,至於疫苗與血栓的關係,歐盟與AZ疫苗廠對於血栓發生率的報告指出,無論是肺栓塞還是深部靜脈栓塞,沒有打疫苗者的發生率都比有打的人要高,透過科學資料證明,疫苗與血栓之間沒有因果關係。

 

我國購買11萬7千劑AZ疫苗,目前正在進行檢驗,首批可施打的是COVID-19專責醫院中直接照顧與間接照顧病患的醫護人員(風險等級1與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根據指揮中心初步調查,兩個風險等級的18萬醫護人員中,有59984名醫護人員願意接種,等所有專責醫院回報,約會有6萬名醫護人員有意願,約占18萬人中的32.7%。

 

 

至於AZ疫苗何時開打,莊人祥發言人說,食藥署完成檢驗封緘後,會再邀集專家針對國際相關的報告進行討論,尤其18日歐盟也將針對疫苗接種的問題開會,指揮中心也會列入討論範圍,再決定開打日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