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2021【看見家鄉•永續豐年】徵件起跑 邀學生用鏡頭述說在地的故事

2021-03-16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2021「看見家鄉・永續豐年」徵件活動正式啟動

2021「看見家鄉・永續豐年」徵件活動正式啟動

有感於偏鄉孩子對家鄉的認同感逐漸低落,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PTWA)在2017年發起了「看見家鄉」計畫,讓孩子使用空拍機,從高空下的視角看見不一樣的故鄉。蘇文鈺理事長說,「看見家鄉」計畫四年來與23個基地學校合作,帶著孩子用空拍機、攝影機走進社區,去探索並記錄家鄉的故事,期望這一點一滴的累積能埋下一顆小小的種子,與家鄉建立感情後,自然而然地想為家鄉貢獻自己的能力。

 

在去年,澎湖蒔裡國小的孩子們參與了「看見家鄉」計畫,用影片介紹澎湖的石滬,以及在地修復石滬計畫。吳雨宣同學說,澎湖人在早期是利用潮汐變化在石滬捕魚,但隨著漁業科技的發展,目前都是漁船出海捕魚,石滬就逐漸被人遺忘,也因此越來越殘破,這次同學以石滬修復為主題,採訪修復石滬的長輩,也希望藉由這部影片讓更多人傳承石滬文化,使得石滬能永續保存。

 

一部影片從導演、劇本、拍攝、撰稿、旁白、剪輯等,每個步驟都是由孩子們分工完成,對他們來說,影片的拍攝與製作是相當新奇且巨大的挑戰。臺南市七股區樹林國小李貞慧校長說,偏鄉資源不足,要拍攝影片對孩子來說是相當陌生的,原以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孩子們花了半年的時間就做到了。台中市外埔區馬鳴國小李勝億校長說,原本班上的氣氛不太融洽,孩子們常常吵架,但參與了「看見家鄉」計畫,大家分工協力完成作品,彼此的感情變得更加緊密。

 

蘇理事長坦言,孩子的年紀小,還看不出對家鄉的認同感是否有因此提升,但孩子的成長是顯而易見。參與計畫的學生如同是進行跨領域的學習,從語文、自然、社會到資訊科技,並透過團隊合作完成作品,實現了108課綱的自發、互動及共好的精神。

 

齊柏林的看見臺灣感動了無數的人,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在今年攜手永豐金控啟動【看見家鄉 • 永續豐年】計畫,邀請全臺灣的小小齊柏林拍出家鄉的故事,徵件時間從即日起到4月6日,關於基地學校與影展影片的徵選辦法可到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網站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