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根絕肝病 肝基會「今年超了沒」活動起跑 籲國人定期腹超檢查

2021-03-11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肝基會「今年超了沒?腹超十年計劃」活動起跑,籲國人定期做腹部超音波,遠離肝病

肝基會「今年超了沒?腹超十年計劃」活動起跑,籲國人定期做腹部超音波,遠離肝病

為了降低臺灣肝癌的發生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今(11)日舉辦「今年超了沒,腹超十年計劃」起跑活動記者會,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教授表示,肝臟是沒有神經的器官,臺灣有近8成40歲以上成年人都曾被B型肝炎病毒感染過,要避免肝硬化、肝癌的發生,只有定期追蹤,抽血與超音波雙管齊下,才能完整守護肝臟的健康。

 

臺灣在民國七十五年全面推動新生兒施打B型肝炎疫苗,至今有近8成40歲以上的國人壟罩在B型肝炎的陰影下,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表示,目前臺灣至少有200萬個B肝和C肝的帶原者,受到病毒的影響,可能會產生慢性發炎,進而演進成肝臟纖維化與肝硬化,將有機會形成肝癌。要能預防肝臟發生病變,最重要的就是要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建議B肝及C肝患者每半年做一次腹超檢查,如果是一般健康者每年至少做一次腹超檢查,遠離罹患肝癌的風險。

 

肝癌患者簡慶銘先生也現場現身說法,有中度脂肪肝的他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在108年發現肝臟有陰影,經由確認是4公分的膽管癌,這也是肝癌的一種,因此進行手術切除。簡先生說,現在身上有著長達40公分、35個釘疤的手術痕跡,他笑稱宛如是一條捷運板南線,不過他也慶幸自己定期進行超音波檢查,才能讓他及早發現癌症,有機會及早治療。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推廣肝病防治運動,甚至深入偏鄉進行篩檢,但每年仍有7000多人死於肝癌,因此在今年推出了「今年超了沒?腹超十年計劃」,希望能形成全民運動,呼籲4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年都能定期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讓肝病在臺灣能徹底絕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