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福聯盟日前召開記者會,公布「2020臺灣兒少閱讀學習力之城鄉比較」調查報告,調查結果發現偏鄉孩子不管在學校或是家庭內都缺乏紙本閱讀資源與數位設備,臺中市明正國小周美吟教務主任也應邀北上出席記者會,分享偏鄉學生的學習概況。
明正國小位在臺中市東勢鄉明正里,當地以務農為主,盛產茂谷柑。周主任表示,當地青壯年人口逐年外流,近幾年來少子化的情況愈顯嚴重,也影響到學校的招生人數,就以六年級為例,學生人數只有4人,學生怎麼考都能輕易考前三名,使得彼此的競爭力、學習力隨之降低,這部分與都會區孩子有明顯的落差。
為了不讓偏鄉學生學習落後,明正國小的老師們積極努力,除了提升課程內容外也引進外部師資,豐富孩子的學習。不過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長期提供贊助的當地基金會因而暫停給予經費上的支持,唯有兒福聯盟持續提供經費辦理課後照顧。周主任表示,明正國小學生的家長多半從事辛苦的務農工作,學生如果提早下課回家,多半是看電視或玩手機。課後照顧班讓學生在學校留到5點30分,讓家長結束工作後能回家陪伴孩子學習。
在兒福聯盟所做的閱讀學習力之城鄉比較中,反應出偏鄉硬體資源不足的問題,目前明正國小最需要的資源包括電子書及增加圖書館的藏書量,也希望能有名人入校,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學校也將閱讀融入在課程中,像是英文歌曲演唱,就會讓孩子閱讀和歌曲相關的書籍,只是,學校的鋼琴不太靈光,也需要經費去進行汰換。
兒福聯盟表示,學生閱讀成績與學校圖書館藏量呈正比,臺灣有74%學校圖書館藏書量超過1萬本,但在偏鄉小學只有4成學校館藏量超過1萬本;在電子資源方面,雖然有大部分學校都有使用平板或電腦教學,但只有約1成5的學校擁有電子書資源,顯示偏鄉孩子在數位閱讀的養成上亟需資源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