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康寧創星家-創新應用競賽」以「在地一小步,國際一大步」主題,吸引全臺大專院校學生踴躍報名,競賽結果於今(23)日揭曉,明志科技大學團隊分別以自動簡易呼吸器作品及處方藥物快遞箱獲得一、二名,清華大學的預防性光纖系統與南臺科技大學的環保水果套袋並列第三名。
為了培養臺灣人才的創新力,台灣康寧顯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自2015年起舉辦「康寧創星家-創新應用競賽」,今年邁入第六屆的競賽以「在地一小步,國際一大步」為主題,以深耕在地與回饋社會為目標,鼓勵學子關懷臺灣、觀察家鄉的現有問題,運用玻璃、陶瓷、光纖,針對臺灣獨有的文化與生活方式,發想解決與優化原有生活的產品或方案,進而將臺灣推向國際舞台。
今年的「康寧創星家-創新應用競賽」共有335組作品參賽,內容除了涵蓋交通、醫療照護、危險預警等符合台灣5+2產業創新的發展方向的議題外,更有多項參賽作品以防疫為主軸,運用康寧特殊材料發想創新防疫解決方案,貼近本屆競賽「在地一小步,國際一大步」的命題,展現臺灣學子的豐沛想像與創造力。
台灣康寧總經理曾崇凱在頒獎典禮致詞時表示,即便2020年充滿挑戰,臺灣康寧仍堅持投資年輕人,連續第六年舉辦康寧創星家─創新應用競賽暨論文獎。雖然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本屆競賽並沒有進入校園宣傳,不過仍然是獲得學生熱烈報名。另外在今年特別看到許多學生從自身經驗出發,設計出輔助防疫的創新創意,除了落實本競賽讓康寧材料應用更加貼近生活的初衷外,同時也讓學生擁有融合創意設計與說故事能力的國際級競賽經驗。
今年「康寧創星家-創新應用競賽」由明志科技大學以自動簡易呼吸器作品榮獲第一名,獲頒獎學金30萬元、獎盃乙只、獎狀乙張;第二名則由明志科技大學的處方藥物快遞箱獲得獲頒獎學金15萬元、獎盃乙只、獎狀乙張。清華大學的預防性光纖系統與南臺科技大學的環保水果套袋並列第三名,獎學金10萬元、獎盃乙只、獎狀乙張。
南台科技大學鄭予睿同學與團隊夥伴以康寧抗菌玻璃為素材,研發環保水果套袋,不但能取代不環保的傳統紙袋或塑膠袋,還能兼具抗菌功能,其能透光的特點更是讓種植者能隨時觀察到果實的生長狀態。
為鼓勵更多台灣年輕卓越人才投入創新學術研究,「康寧創星家-創新應用競賽」自2018年增設論文獎,邀請美國康寧研發總部科學家,評選光學材料、導光玻璃表面、超穎介面與奈米光電等領域的研究,本屆的論文獎得主則為中山大學李承璋同學,以「三穩態膽固醇液晶多功能節能智慧玻璃研究」獲得評審的青睞。
康寧創星家已連續舉辦六年,共有4,800多位大專院校師生參與,激發1,300組創意作品。康寧公司也期望落實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方針,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推動師生社會創新,同時也鼓勵青年學子以臺灣獨有的文化與生活方式發想解決與優化原有生活的產品或方案,進而將臺灣推向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