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深耕偏鄉灑下美學素養種子 瑞中附幼以五感品味生活

2020-12-18 發佈 王芓諭 臺北
學習區學習色彩學。

學習區學習色彩學。

為了提升偏鄉孩子的藝文體驗,瑞芳國中附設幼兒園從108年度起就開始參與教育部的「美感教育扎根計畫-空間社群」,今年以「瑞中附幼的『美』一天」為主題探究,延續美感探索的歷程,將美感構面融入學習活動中。幼兒園教師帶著孩子探索校園大自然中的色彩美及秩序美,觀察建築的比例美,觸手可及的質感美,開啟孩子的感知能力。

 

校長王綠琳表示,瑞芳國中是一所藝術深耕學校,老師們也願意共同改變幼兒們的學習環境,將主題式教學融入美感後,再融入學習區中的區中區,以往上課都是採取集體式授課,但發覺成效不彰改為設置學習區,像是拼圖、語文、美術、科學等等,幼兒們自己找到有興趣的區域學習並探究,老師則是以走動式的關懷,帶領附幼的彩虹天使寶貝們多元感官的體驗,堆疊美感經驗,浸潤美的氛圍,共築師生的美好生活。

 

主任蔡雅安則表示,今年延伸去年的美感紮根計畫中的課程,以瑞中附幼的『美』一天為主題,孩子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具有節奏感色塊拼貼的「藝術光廊」,孩子們還會在美勞區完成屬於自己眼中的美感光廊設計圖,接著嘗試去積木區建構「微型藝廊」。幼兒園彩虹班的小奇說,校園較像形狀王國一樣,用很多不同的形狀拼貼出來,原來校園建築就是彩虹的形狀呢!

 

教育局表示,「美感從幼起」幼兒園的課程是統整性的,因此更能實踐跨領域的美感教育,從空間美學、生活美學、節慶美學等美學素養中,帶領孩子從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出發,設計美學主題課程,期待更多幼兒園能夠帶著孩子找美、賞美、玩美、品味美的體驗,對於美感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具有質感的學習生活、培養美感鑑賞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