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巴西科學博覽會 臺灣學子作品獲得佳績

2020-12-12 發佈 王芓諭 臺北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王濰平、長庚大學醫學系王瀚德同學在國際科學競賽奪下傲人的好成績。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王濰平、長庚大學醫學系王瀚德同學在國際科學競賽奪下傲人的好成績。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王濰平、長庚大學醫學系王瀚德同學以及臺北市立麗山高級中學蘇詩元、路峰棋同學兩件研究作品,代表我國參加「巴西線上科學博覽會(MOSTRATEC virtual)」。為本年度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自「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TISF)」選拔代表出國參加國際科學競賽奪下傲人的好成績。

 

巴西科學博覽會為南美洲規模最為盛大的科學博覽會,今年因新冠疫情影響,採線上形式於12月9日至11日舉辦,來自11個國家或地區共有223件作品、437位學生參加,國外學生包括哈薩克、墨西哥等28件作品、49位學生參與競賽。我國代表隊中,目前就讀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王濰平、長庚大學醫學系王瀚德同學獲得細胞及分子生物與微生物科三等獎,作品為《綠豆發芽水抑制黴菌效果之探討》,因考量真菌對藥物產生抗藥性,會對患者產生威脅,故測試不同種子的抗黴效果,發現綠豆發芽水中具有防黴物質,希望能確定防黴物質,以發展出有效的抗真菌藥物。

 

臺北市立麗山高級中學蘇詩元、路峰棋同學獲得電機工程科一等獎,作品為《三槽式微生物燃料電池及不同尿液中微生物產電效率影響之探討》,因發覺廁所沖水會使用大量的水與電,故以採用微生物燃料電池(MFC)的馬桶發想,透過篩選微生物提高發電率、及調整MFC的結構設計,證實使用Glutamicibacter creatinolyticus微生物作為陽極及5槽式MFC設備,比起過往的MFC提升11.5倍的功率,此MCF設備發電可提供自動沖洗,同時減少馬桶水量,具有產生綠色電能及優化環境的潛力。

 

科教館劉火欽館長表示,2020年全世界面對疫情的挑戰,但主辦方及參賽者以線上的形式突破困境,彼此交流科學研究成果,代表學生的優異表現,展現出我國科學研究的實力,在與評審交流、大眾線上觀摩的過程中,讓其他國家對於我國留下深刻印象,而透過視訊評審、以及線上展示與他國科學研究作品切磋,也是一個難得的經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