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美感 x 未來教育展」即日起到明年2月21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展出,集結12個美感教育推動計畫,包括整合公私部門資源,努力推動的美學教案與美感環境改造成果。
教育部長潘文忠特別出席開幕記者會並參觀兩大展區,潘部長表示,從藝術教育到美感教育的推動,是希望孩子能夠在環境與生活實踐中,感受到美感,成為一個具美學的國民。
潘文忠部長說,第二期的美感計畫,從幼兒園到校園等各面向都有計畫投入,尤其「學美.美學」計畫,透過減法設計,不但解決學校問題,也增添校園美感,這其實也是在引導孩子不用每次加1,有時候減1會更好。
展覽首度結合12個美感教育推動計畫,1號展區呈現幼兒、國小、國中、高中四個不同階段的學習視野,從校長、老師、家長及學生的角度切入,探索美感未來教育的樣態。
策展人美感細胞創辦人陳慕天表示,我們都在學校上過美術課,也接受過學校的美感教育,這次的展覽希望把觀展人拉回當時的視角,再次思考如果能夠重新上一堂美感教育課會怎樣?又該怎麼上?
2號展區以「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為主題,展現由20個設計團隊改造25所學校的成果,包括新北市新泰國中由理化教室改建的美術教室、深坑國中的多功能活動空間等,介紹各校所遇到的環境美感問題,並以設計思考提出的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