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環保署今年10月20日核定臺北市「第一期空氣品質維護區」,本次劃設範圍包括市府、臺北及南港等3處交通轉運站,以及陽明山公園、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忠烈祠及臺北101大樓等6處觀光景點。根據統計,這些地方每年約有224萬輛次大型柴油車進出,大型柴油車PM2.5排放強度不僅遠高於其他車種,且柴油引擎廢氣已被WHO公告為一級致癌物,有必要加強管制。
臺北市環保局空污噪音防制科楊梅華科長表示,為了打造一個健康呼吸、清新空氣的生活環境,本次參考法國巴黎為減少觀光巴士排放空氣污染,所推動車輛分級制度的管制經驗,要求柴油大客貨及小貨車須至各縣市柴油車排煙檢測站檢驗排氣,並取得優級自主管理標章(相當於4期車輛排放標準);機車也須至各地方機車定檢站,依規完成當年度定期排氣檢驗,以確認車輛排煙狀況良好,才能進入空品維護區,藉以禁止「髒」車進入本市,並導入智慧型車輛辨識系統取締不合規定車輛,預估每年可削減27.3公噸PM2.5。
楊梅華科長說明,從110年1月1日起,未符合管制規定的車輛行駛於空品維護區將先給予稽查勸導。從2月1日起,違規車輛將會直接取締告發,首次罰鍰金額依車種分別為機車新臺幣500元、柴油小貨車新臺幣1,000元及柴油大客貨車新臺幣2,000元。最高可處6萬元罰鍰
環保局表示,目前這3站6處「空氣品質維護區」出入口及路段的路燈桿與交通號誌桿等已陸續設置警示告示牌,未來也將透過廣播、公車體廣告、路燈旗、電子看板及跑馬燈等多元管道進行宣導,提醒駕駛人注意,同時呼籲車主養成車輛保養維護的好習慣,並儘速到定檢站完成排氣檢驗,以免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