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所屬的臺灣音樂館在「重建臺灣音樂史」的政策支持下,已經連續4年以不同形式的活動來響應「世界影音遺產日」,今年改為線上展,已經登錄在世界影音遺產日官網,從珍貴的歷史老錄音出發,透過創新的線上策展向國際發聲,公開展示多筆臺灣音樂歷史的錄音檔案,賦予臺灣音樂更久遠的新價值、新生命。
從2005年開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每年10月27號訂為世界影音遺產日,臺灣音樂館都會舉辦相關活動,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首次改為線上策展方式,策展人師大教授黃均人表示,一共有四個主題,內容都是來自臺灣音樂家捐贈給臺灣音樂館的資料,因為影音遺產是歷史所留下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聲音的載體擘劃驗證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歷史聲音得以藉由錄音技術保存至今,並透過科技的力量原音重現,向世界呈現臺灣音樂豐富多元的面向。
首先是關於遊唱詩人陳達,比較特別是部分是,過去都是請老師上來臺北的錄音室錄音,這次公開的是有老師親自到陳達老師的家裡,在家裡的即興創作;再來是臺灣知名聲樂家席慕德,是唯一能站上國際舞臺的先鋒,包括美國之音廣播電台對席慕德的廣播報導;第三是温隆信在1975年所創作之作品,獲得荷蘭高地慕司國際現代音樂作曲比賽第二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作曲家;最後則是葉綠娜與魏樂富,是臺灣近代音樂史上最浪漫的異國故事,彈奏合作無間的雙鋼琴美妙琴音。
今(20)天的記者會,聲樂家席慕德、鋼琴家葉綠娜抱持著回娘家的心情親臨現場,兩人分別於2017和2018年捐贈畢生音樂文物予臺灣音樂館,從線上展聆聽自己三、四十年前的演唱演奏,每一首歌背後都是一則故事,承載著愛與回憶,感動萬分,現場另一個驚喜是恆春民謠館的吳登榮老師帶著月琴,現場演唱從陳達老師一路傳承下來的恆春民謠,展現民謠與土地連結的深切情感。
臺灣音樂館表示,雖然是以線上策展的方式,但是文化無國界,尤其網路是全球共通的媒介,歡迎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在防疫期間也能一同回顧臺灣過往美好的樂聲。請點選「臺灣音樂珍貴錄音線上展」線上即可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