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營養價值滿點 原民傳統民俗植物木虌果創意加工受青睞

2020-10-05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農糧署東區分署為推廣營養健康的原生作物木虌果,特於成功鎮農會農特產品展售中心宣傳推廣,展示各式木虌果加工產品及料理。

農糧署東區分署為推廣營養健康的原生作物木虌果,特於成功鎮農會農特產品展售中心宣傳推廣,展示各式木虌果加工產品及料理。

東部阿美族傳統民俗植物木虌果,因營養價值高,素有「來自天堂的果實」之美譽,臺東縣成功鎮農會為進一步推廣木虌果,研發出凍飲、果醬等加工產品,獲大眾熱烈回響,今年更率先申請通過產銷履歷驗證,提供民眾更安全、安心的農產品。

 

據美國農業部研究發現,木虌果成熟果實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及茄紅素,臺東農改場場長陳信言表示,其種子外面一層紅色的假種皮,茄紅素含量是番茄的70倍以上,對於長時間使用3C產品的大眾而言,是一項天然的保健植物。

 

成功鎮農會總幹事吳全德指出,木虌果包含青果、成熟果、假種皮等部位均可作為食材使用,過去部落族人多取青果燉湯或清炒,是餐桌上常見的佳餚,農會近年萃取營養價值最高的假種皮研製加工食品,如凍飲、果醬、果汁、冰淇淋、餅乾、魚丸等,也和田媽媽餐廳合作研發創意料理,廣受大眾青睞。

 

目前臺東地區木虌果種植面積約有10餘公頃,屬於新興作物產業,今年農糧署東區分署輔導成功鎮農會,將栽培的木虌果田區申請通過產銷履歷驗證,提供民眾更安全、安心的農產品。

 

另外,臺東農改場耗時6年育成國內第一個原生種木虌果品種「臺東1號」,屬早熟高產的新品種,未來技術移轉授權農民栽培應用後,可提高經濟產量,擴大產業規模,增加農民收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