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生物資優自學生朱昱光 善用網路與社團 拓展學習觸角

2020-09-15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朱昱光透過網路平台鑽研生物醫學相關領域的知識

朱昱光透過網路平台鑽研生物醫學相關領域的知識

國內的實驗教育蓬勃發展,除了以學校型態為主的實驗教育外,還有非學校型態方式,如共學團體、或個人自學等,滿足不同孩子的學習需求。對生物領域充滿熱情和興趣的朱昱光自學將近3年,他除了透過網路課程學習外,也積極參與社團結交同好,在自學這條路上不斷精進。

 

在高一下學期選擇自學的朱昱光來自桃園,為了便於學習而一個人租屋在臺北生活。他說,過去在國中時班上同學學習熱絡,大家常會聚在一起討論自然科學等相關知識。但上了高中後,同學們多是玩手遊、聊手遊,再加上學校的教學上多半以評量為導向,學習知識好像只是為了考試,卻不說明前因後果,這也讓朱昱光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傳統的教育體制。

 

課堂上的教學滿足不了朱昱光的學習需求,很有主見的朱昱光開始思考自學,起初他的父母親也不贊同他離開學校,僵持了一段時間,最後在朱昱光以激烈的罷課手段才讓父母點頭同意。

 

不少自學生一開始會有混亂期,朱昱光說,他很幸運地加入了北區自學生醫學研究社,在社團中許多同好會分享網路學習資源,因此他自學的內容多半來自於網路。像是北一女中生物科蔡任圃老師就將高中生物課程以系統化的方式整理在youtube平台,朱昱光就跟著蔡老師的教學影片在高一時學完了高中三年的生物課程。另外還有coursera線上課程、可汗學院等,從中研讀生物醫學專業領域的知識。

 

除了善用網路學習課程外,朱昱光也將觸角向外延伸。為了能與同好有認識、交流的機會,他加入北區自學生醫學研究社,加速自己的學習,擔任社團教學長的工作也讓他鑽研生物醫學相關領域的知識,以活潑有趣的方式來授課。

 

自學除了滿足朱昱光的求知欲外,也讓他有機會參與專案的執行。他曾毛遂自薦參與一個製作火箭的大學社團,與不同領域的學生相互交流、學習,包括火箭的製作、燃料能源等,累積相關的知識與實務經驗。

 

自學讓朱昱光在追求學問上更加主動積極,在高二時他就提出申請進入陽明大學擔任實習生,也曾到交通大學旁聽普通生物學課程。除了知識的學習外,在社團還學會舉辦活動的寶貴經驗,都讓他的學習歷程更多豐富與多元。

 

今年即將要升大學的朱昱光早已為自己規劃好未來的路,他說將會以特殊選才管道申請進入國立交通大學「百川計畫」,繼續朝向自己最愛的生物醫藥領域發展。

相關新聞